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提高投資效率就要給地方政府發債權

http://www.CRNTT.com   2010-08-05 07:58:54  


 
  令人遺憾的是,公共財政體制的先行者沒有受到鼓勵反而受到壓制。

  3月25日,財政部公布全年收入財政預算,隨後有40個左右的中央部門公開了財政預算。在財政預算推進的同時,過於簡略的財務圖表如同霧里看花,如此粗疏的預算實在是公共財政的羞恥。

  改革先行者遭到打壓。自3月15日起,巴中市巴州區白廟鄉政府業務經費開支全部“裸賬”,不僅“做秀”的質疑隨之而來,還有了具體的財政壓力——6月初,到白廟鄉的上級部門人員減少一半,鄉政府爭取的項目與資金,少有回音。槍打出頭鳥,成為白廟鄉悲劇的絕佳詮釋。

  去年率先公布市場本級114個部門預算明細的改革先行者廣州財政局局長張傑明今年稱,預算公開暫無計劃,“全部按照規定辦”。廣州市財政局於6月4日打頭陣,率先廣州市各職能部門在其網站上公布了其部門預算賬本。跟進部門動作遲緩,所幸的是,廣州市工商局的部門預算要比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2010年部門預算詳盡得多。

  文章認為,建立公共財政體系之後,應該賦予地方財政自主權,其中包括發債權。

  由於制度不允許地方“負債經營”,地方政府沒有發債權,只能由財政部代理髮行,這相當於用中央財政的信用給地方債務背書,落後地區的地方債務以垃圾級別而能享受低息。如此偏袒給予地方政府逆向刺激,誰窮、誰能爭取到國家重點項目,誰就能獲得低息資金。

  不可否認,地方政府信用不彰是喪失發債權的原因之一。上世紀8、90年代,一些省市如廣東省窗口公司粵海資不抵債被迫重組陰影尤存。但關閉發債通道並不能重塑地方政府信用,中央政府代管的辦法反而使地方政府成為信用上的侏儒,各種暗度陳倉的辦法層出不窮。設立地方投融資平台,逼迫地方銀行為負債累累的重點企業貸款,暗中延長交通流量大的高速公路、橋梁的收費期限,地方政府堂而皇之地把風險轉嫁給投資者、消費者與金融機構。只有設立市場化的地方債務評級體制,進而設立工程債務證券化產品,讓市場自行鑒別風險高低與回報高低,才能讓地方政府認識到信用的價值。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