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馬六甲困境”與中國的應對

http://www.CRNTT.com   2010-08-13 12:04:11  


  中評社北京8月13日訊/一定意義上,“馬六甲困境”已經成了中國能源不安全的代名詞。遺憾的是,不少專家學者在這個問題上存在許多模糊乃至錯誤的認知。依據最近的專題研究體會,這裡嘗試分析相關的若幹重要問題,以推進中國人對“困境”問題的認識。這裡探討的問題包括:“馬六甲困境”的確切內涵是什麼?學者們提出的化解馬六甲困境的措施是否有效?以及中國下一步應該如何應對?

馬六甲困境的確切內涵

  研究發現,學者們在提到馬六甲困境時,主要是指三種狀況:運能飽和說(運輸能力已處於飽和狀態,淺窄的航道限制了通行船只的噸位),和平時期危險因素說(海盜、恐怖主義與意外事故可能會導致馬六甲海峽斷航,給高度依賴這一通道的中國帶來巨大損失),非和平時期的海峽封鎖說(非和平時期,中國的對手會封鎖這一海上交通瓶頸以打擊中國)。

  “運能飽和說”是不了解情況者的說法。港口受泊位、裝卸設備等限制,會出現無法接待更多船只的飽和狀態,而馬六甲海峽是一個免費的國際通道,只會出現過往船只通行時間延長的情況,而不會出現無法通行更多船只的“飽和狀態”。那麼,如果把通行時間明顯延長理解為“飽和狀態”呢?新加坡海事與港口管理局(MPA)委托一家機構進行的專項研究顯示,2007年停靠與經過馬六甲海峽的船只為9.1萬艘,在此基礎上運量增加3倍,船只通行時間依然保持在現有的20個小時以下(指從巴生港到皮艾角這一狹窄航段);即使運量增加5倍,還是不會延長現有的船只通行時間。也就是說,馬六甲海峽遠遠沒有達到“運量飽和”的狀態。那麼,淺窄的海峽航道是否限制了大型油輪的通行呢?經過不斷的疏浚,海峽完全可以通行30萬噸超級油輪。中國與日本許多這一級別的油輪都是走這一航綫。繞行巽他海峽與龍目海峽的超級油輪是少數。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