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黃金十年下兩岸關係發展的隱憂

http://www.CRNTT.com   2010-09-24 00:10:13  


 
  兩岸軍事對峙問題

  在當前兩岸關係和緩的氣氛中,雙方軍事對峙的態勢往往容易遭到忽視,以為和平來臨,戰爭遠颺。衡諸實際,由於冷戰時期世界兩極對立的影響,也因為國共內戰的遺留,兩岸之間一直維持著軍事對峙狀態,迄今猶然。

  早自1949年國民政府遷台初期,兩岸間雖無大型會戰,然仍互有間歇的軍事衝突發生。直至1979年元旦才正式宣佈停止的砲擊大、小金門其實只是儀式性作為,並不代表之前兩岸仍然持續進行軍事衝突,也不代表兩岸不會再有衝突。而從理論上而言,由於大陸從未正式宣佈放棄以武力處理台灣問題,因此所謂的軍事對峙可說一直延續至如今。事實上,從1979年後的15年間,兩岸雖無軍事衝突,卻也是飽含敵意,互不往來,有時更瀕臨擦槍走火。在1995、1996年發生的台海飛彈危機就是很好的一個例子。

  飛彈危機之後又已過了15年,雖說目前兩岸和緩態勢明顯,兩岸間的交流逐漸在昇溫之中,前景樂觀。然而如前所述,只要這樣的軍事對峙狀態存在,兩岸間隨時可能因為種種因素而再度出現類似飛彈危機這樣的緊張態勢。而此對兩岸間正常的交流與發展並不有利。

  兩岸間軍事對峙的根源因素當然是起於60年前的國共內戰,然而目前最主要的因素卻是在於大陸對台灣獨立趨勢的擔憂。如前所言,兩岸如果均宣稱代表全中國,代表著兩岸均在一個中國的框架之下,問題僅在於究係誰屬正統中國的問題而已。而一旦台灣放棄代表全中國的宣稱,大陸就必須擔心台灣脫離中國而獨立的問題。傳統歷史因素、民族情感姑且不論,沒有任何一個大陸主政者承當得了失去台灣的責任。反分裂法的考量在於此,沿海飛彈瞄準台灣的考量也在於此。

  對台灣而言,在民主國家體制下,國家政體究係為何當然是全民意志之體現。歷史、政治、或種族因素也許會是一個考量因素,卻絕非決定性因素。也因此,台灣究竟應該與大陸統一或自行獨立,純屬人民之選擇,大陸不能、也不該以武力之使用為威脅,強迫台灣人民接受統一的選項。

  因此,台灣武力建構,包含對外爭取軍購,甚或謀求與美、日建立軍事聯盟就成為維持民主體制的重要選項。而這樣的作法也自有其主客觀因素上的形塑以及現實上的需要,並不能逕行以勾結外國或有意走向台獨的觀點視之。總之,兩岸間的軍事對峙表面上和緩,但本質上與當初時有交火的衝突狀況並無兩樣。

  總之,兩岸在目前雖是以“先同後異、先民後官、先易後難、先點後面”等各項原則來擱置爭議、面對歧異、進而整合差異。但諸如上述政治、軍事、及認同上的隱憂其實也不容忽視。兩岸走到現階段並不容易,要如何異中求同,在同中存異,活化、深化兩岸的和緩關係,建立一個真正無隱憂的黃金十年,就有賴兩岸領導人的智慧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