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國的崛起與美國西太平洋的戰略布局

http://www.CRNTT.com   2010-10-08 11:46:06  


薛湧
  中評社北京10月8日訊/“《華爾街日報》不久前的一篇文章道破了天機。該文指出,美國在東亞、東南亞的迫切目標是防止該地區的‘芬蘭化’。”何謂“芬蘭化”?美國如何阻止“芬蘭化”?中國又有何種舉措反制美國的戰略布局?美國波士頓薩福克(Suffolk)大學歷史系副教授薛湧昨天撰文“中國的崛起與美國西太平洋的戰略布局”,就此問題分析如下:
  
  最近的中日撞船事件,以日本的外交挫敗告終。有歷史感的中國人覺得是出了口惡氣,有一種“揚眉吐氣”的感覺。同時,這一事件給日本社會帶來了深刻的屈辱感,乃至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放言美國已經靠不住、日本應該發展核武。在西方世界的連鎖反應,也相當巨大。英國《金融時報》發表文章問:連經濟規模和中國比肩、並擁有強大國防力量的日本都要向中國屈膝,小一點的國家還怎麼辦?該文接下來列舉了不久前在南中國海爭端中東南亞國家的恐懼。讓西方人焦慮不安的是:中國的崛起,打破了世界的力量平衡,給未來帶來了不可預期的變數。

  這一力量平衡變化的底牌,還是美國和中國的角力。

  中國近年來迅猛崛起為世界大國,美國則在布什治下八年傷透元氣,如今陷入戰後最為深重的經濟危機,實力“觸底”。這樣的國力消長,使兩國都面臨著如何運用自己在世界的影響力的問題。應該說,從南中國海的爭端到中日撞船事件,美國都在處心積慮經營自己未來在西太平洋的戰略布局。中國雖然在撞船事件中獲得了清晰的外交勝利,但是這種一城一地的得失,對大布局有什麼助益?會不會冒進到美國的大戰略的圈套中?中國是否有自己的大戰略?這些都是需要回答的問題。

  美國的大戰略,遵行著“軟實力”的原則。這是從布什政府到奧巴馬政府的重大轉型。“軟實力”作為現代國際政治中的概念,是哈佛大學政府學院前院長、克林頓政府的閣僚約瑟夫.奈(Joseph Nye)於1990年出版的《命中注定的領袖:美國權力的本質性變化》(Bound to Lead: The Changing Nature of American Power)一書提出的。根據他的分析,實力有兩種。一種是“硬實力”,即強制性的力量,主要來源於一國的軍事和經濟實力,包括GDP、人口、資源、技術水平、軍隊等等。這種實力的運用可以有多種形式,包括經濟援助、武力恫嚇,乃至直接的武裝干預。“軟實力”則是一種使別人在非強制的情況下與自己合作的能力,來源於一國的文化、政治理想、和政策的感召力,很難用GDP、軍事技術等計量化的尺度來評估。用最簡單的話來說,“軟實力”就是引導別人渴望你所追求的目標的能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