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 |
APEC﹕既然已務實理智就不要冒進暴衝 | |
http://www.CRNTT.com 2010-11-11 06:15:46 |
回顧這段歷史,我們就可得知,馬英九就職後,由曾任“副總統”和“行政院長”的連戰,一連三次代表馬英九出席“APEC”非正式領導人會議,已是屬於“大突破”。至少是與二零零一年陳水扁意圖派出李元簇與會卻告失敗相比,有了長足的進展。為此,《中央日報》昨日發表題為《連戰三度出使APEC的重要意義》的社論指出,連戰三度代表台灣參加非正式領袖會議,除代表兩岸關係的穩定發展外,也意味著台灣參與“APEC”的深化,這是世界各國樂於見到的兩岸局面。社論還指出,連戰三度出席“APEC”峰會,還具有大幅拓展台灣的國際活動空間,及拓展兩岸的國際經濟合作領域等重要意義。 但為何范麗青卻又重申“APEC”的相關議程,目前還是按照“APEC”的慣例以及《諒解備忘錄》的精神執行呢?她既有可能是“被動”地回答台灣記者提出的台灣與會代表提升“層級”的問題,也有可能是針對民進黨政客這幾天所謂要進一步提升台灣與會代表的層級,甚至是馬英九親自出席,並派出現任“副總統”的蕭萬長,以至是馬英九出席明年度的“博鰲論壇”的喧囂,專門予以反駁。 民進黨的喧囂,當然是“吃不到的葡萄是酸的”心理作怪,更是蓄意搗亂。但不可忽略的是,就是在馬政府內部,也有著一種有違《讓解備忘錄》精神的聲音在泛起。因此,馬英九大前天委請連戰“適時”向胡錦濤提出新的要求,是否也包含著這些要求,確是值得關切。 實際上,包括本欄前日的分析在內,人們對“適時”的理解,都認為是在不造成“兩個中國”、“一中一台”的情況下,可推進“中國台灣”在“APEC”架構下參加多邊組織,及讓台灣透過“APEC”,逐漸提升台灣地區在亞太以至是全球的經濟競爭力和影響力,進一步開拓亞太以至國際市場。……等。 |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