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誰該為網絡自殺負責?

http://www.CRNTT.com   2010-12-08 11:17:58  


 
愛情:曾為此傷透了心

  阿友說,星子有未婚妻,但星子不愛她,說愛情已經傷透了他的心,想重新投胎。他認為,“現在星子去了或許是個解脫”。

  陳建談過戀愛,但“愛了分了痛了後悔了”。他見過一次,女的好像是安徽人,在廚房認識的,“長得還行”。他不想做了,就帶著女朋友離開了廚房。被女方的姐姐知道了,讓他帶著她妹妹去見她。

  “我哥哥去了,才知道她姐姐是在外面混的,她姐姐要我哥哥離開她妹妹,否則要打我哥哥。他女朋友怕姐姐傷害我哥,答應了跟她姐姐回安徽。”

  阿友補充說,“其實在外面混,都是被逼出來的。”他說,女人對他來說不重要,在他眼裡只有兄弟。

心理專家

專家提供心理援助 幫阿友走出困境

  事發後,阿友在QQ空間寫下了“生命怎麼如此脆弱,為何總是失去了才懂得珍惜,才知道後悔”,“你們走了,我一個人活著好痛苦”等話語。

  台州市中心醫院精神衛生科主任楊伯泉與阿友QQ聊天,為他提供心理援助。通過交談,楊伯泉發現阿友對生命認知存在偏差,也表現出處於青春期少年典型的心理狀況:單純、衝動、迷茫。

  楊伯泉說,阿友非常內疚,表現出一種抑鬱病症。他說那邊是天堂,我告訴他沒有天堂,人死不能複生。在他建議下,阿友的父母對其生活起居加以關注,防止發生再次自殺。

  阿友的情況,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現代社會的“貧二代”,特別是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群體,存在著急需引起社會高度關注的心理問題。這一群體普遍存在的問題是,背井離鄉,人際關係缺乏,家境貧寒,今後生活可能會遇到更多的困難。因此,他們非常需要社會各界的關心和幫助。

  交談結束,阿友給楊伯泉發了一個握手的表情,說如果能早點明白,說不定自殺就不會發生了。楊伯泉說,他將繼續和阿友保持聯繫,為他提供心理援助。

網絡化生存缺乏有效的人際溝通

  台州市立醫院心理醫生孫雅娜說,這些外來務工者父母忙著生計,可能溝通差了一些,對孩子的關注太少了。表面上看,孩子沒有出格,從小也沒有逃學厭學、打架鬥毆等現象,父母只關注外在的行為,而忽略了他們的身心健康。

  阿友的母親羅大群說,他們都在外面打工,早出晚歸,沒有時間跟孩子溝通,孩子有什麼想法,也從不告訴他們。陳建的姐姐說,“我一直不是很樂觀,但也不至於很悲觀”。

  台州市中心醫院的心理醫生楊敏說,現在的青少年人生觀、價值觀不夠健全,受外界的誘惑比較大,如果碰上家庭暴力或者冷暴力,這樣的孩子很容易走上極端。3個好朋友,現實中不如意,便沉浸在虛擬的網絡世界裡,這也削弱了他們在現實生活中的溝通能力。

青少年集體自殺背後有個網絡自殺圈

  今年3月,24歲的朱小輝在麗水市縉雲縣一賓館自殺身亡,與他同時離開的還有24歲的劉黎。此前兩天,劉黎從數千里之外的雲南趕來,目的只有一個:讓自己死去。而把朱小輝和眾多自殺青少年聯繫在一起的,就是網絡上的一個自殺群。

  專家說,近年來在青少年中流行的網絡自殺圈,在其他地方多有發生。不少自殺的青少年,都是通過網絡走到一起的。工作不順、愛情受挫、經濟不獨立、看不到未來,這些都是促使他們不想活的因素。

  近兩年,日本通過互聯網組織的集體自殺事件不斷增加,死者往往是二三十歲的年輕人。日本新潟清陵大學心理學教授碓井真文說:“年輕人發現在聊天網站上,他們可談論隱私話題,包括求死之心。其實許多人並不是真心求死,但一旦有人提出具體實施計劃,便會促使人們下決心自殺。”

  ( 作者:孫自鳴)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