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十二五”重構經濟倫理非常必要

http://www.CRNTT.com   2011-03-04 09:07:45  


 
  三是大機會將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從地緣角度看,有三大對流圈。一是與發達經濟體的對流,包括高端製造及科技與服務產品和投資的引入,中國商品、服務與投資的流出;二是與其他經濟體的對流,包括商品、服務與投資,以及稀缺資源的雙向對流;三是中國國內的經濟循環,如東部與中西部地區的對流。

  從行業角度看,在生產環節、流通環節和服務環節,隨著科技進步、產業升級與規模經濟的全面推開,也蘊藏著無數商機,如與節能、減碳、綠色、環保相適應的戰略性新興產業、與信息和網絡技術相適應的現代物流與文化服務業、與都市生活相適應的現代生物與農業等,都存在著產業鏈延伸、重構、整合的機會。

  四是大挑戰又需要如何應對。面對“十二五”所處的內外部環境,現在中國經濟遭遇的挑戰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資源與環境的壓力。現在,不僅有資源短缺的問題,還有環境污染的問題;二是收入與分配壓力。近30年來,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積累豐富,但國民財富如何分配是個問題;三是誠信與道德壓力。道德缺失不僅影響經濟品質,也影響整個社會生活。

  要應對這些挑戰,我們既要在經濟發展中引入人文評價,根據比較優勢,從各地資源禀賦出發,有所為有所不為,有效保護和利用本地的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又要將財富分配與經濟增長放到一個循環系統中來評估,尋求收入分配與經濟增長的最優匹配關係,還要深化經濟發展的人文內涵,重構工業文明所需要的公共價值。

  文章指出,在當今中國,民生百業固然重要,但經濟矛盾也不能忽視。在這些紛繁複雜的經濟矛盾下面,掩藏的是文化問題,是幾千年農業文明形成的“私家”文化與工業文明所需要的經濟倫理之間的衝突。從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看,由於現代工業經濟所需要的生產要素都是在公共平台上配置的,因此,只有培養政府、企業和公民的公共意識,尊重公德,尊重公共規則,才能醫治當前的經濟病。

  由此來看,在“十二五”期間,重構經濟倫理是非常必要的。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