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從歷史性思維看辛亥革命何以發生

http://www.CRNTT.com   2011-04-17 10:36:50  


 
  直到1906年9月1日,清廷在巨大壓力下終於發布了仿行立憲的上諭,宣布進入預備立憲階段。對此遲來的順應民意之舉,國內依然萬眾歡騰,一些大城市甚至張燈結彩,敲鑼打鼓。學生、市民、紳商集會、遊行、演講表示慶賀,“何幸一道光明從海而生,立憲上諭從天而降,試問凡我同舟,何等慶幸!”人們自發撰寫的《歡迎立憲歌》表達了對朝廷的熱愛尊崇和對必然帶來暴力的革命的反對:“大清立憲,大皇帝萬歲萬萬歲!光緒三十二年秋,歡聲動地球。”“和平改革都無苦,立憲在君主。”“紛紛革命頸流血,無非蠻動力。一人坐定大風潮,立憲及今朝。”

  然而,清廷並不珍視此時對它來說極其珍貴的民情民意。

  在官僚體制改革方面,清廷在1906年9月6日即頒布了改革官制上諭,雖然只是行政改革,畢竟是一種改革的姿態。但11月6日,朝廷發布裁定中央官制上諭,結果滿人權力更大,連以前形式上的“滿漢平衡”都被打破,使人對清廷是否真準備立憲大起疑心,甚至有立憲派直斥其為“偽改革”,“徒為表面之變更”,“竭數月之改革,迄今仍是本來面目,政界之難望,今可斷絕”。遠在日本東京的梁啟超當時在寫給康有為的信中承認:“革命黨現在東京占極大之勢力,萬餘學生從之過半;前此預備立憲詔下,其機稍息,及改官制有名無實,其勢益張,近且舉國若狂矣。”清廷剛宣布預備立憲時,革命派的力量就“稍息”;而當人們認識到清廷的立憲有名無實時,革命派就“其勢益張”。顯然,革命派力量的“息”與“張”,與清廷所作所為大有幹系。所以1907年初,堅決反對激進革命、立憲派領袖梁啟超在與革命派激烈爭論後,看到越來越多的人因清政府的所作所為而從“溫和立憲”轉為“激進革命”後,在《新民叢報》發表了《現政府與革命黨》一文,無奈地承認:“革命黨者,以撲滅現政府為目的者也。而現政府者,製造革命黨之一大工場也。”端的是一語中的。

  官制改革尚且如此,立憲原則上就更加滯後。清廷認為,日本憲法強調“君主大權”,最合己意,也就是說,以日本為“典範”的意義主要在於“皇權”依然至高無上,所以清政府在1908年公布了著名的《憲法大綱》。但這部“君權”比“明治憲法”擴大、“民權”比其縮小的“憲法”連溫和的立憲派都堅決反對,認為“政府寧肯與人民一尺之空文,不肯與人民一寸之實事”,指其為“假立憲”、“偽立憲”。重要的是,立憲派以士紳為主,正是清王朝的社會基礎。

  從1910年1月起到11月止,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以地方士紳為主的“立憲派”發動了四次大規模的國會請願運動,聲勢浩大,遍及全國。儘管“開國會”的呼聲越來越響,一浪高過一浪,清廷就是毫不妥協,拒不開國會,拒不立憲,反而採取越來越激烈的手段鎮壓立憲運動。當清政府採取越來越激烈的手段鎮壓溫和的立憲運動時,在“立憲”與“革命”的“賽跑”中,支持革命的人必將越來越多。清政府對各種警勸充耳不聞,一意孤行,仍要大權獨攬,結果便是眾叛親離,真正“動搖國本”,最終垮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