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民族英雄”不是擋箭牌

http://www.CRNTT.com   2011-05-31 14:58:23  


 

  “大塞爾維亞主義”越狂熱,南斯拉夫聯盟卻解體得越徹底

  “大塞爾維亞主義”並非冷戰後才有的極端民族主義思潮,早在巴爾幹大部分地區被土耳其占領時就已聲勢浩大,19世紀巴爾幹分治,波黑、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和科索沃分別為奧匈帝國和奧斯曼土耳其統治,塞爾維亞和黑山的塞族人採用政治、軍事乃至極端手段,竭力爭取一個由塞爾維亞人主導的、統一的南部斯拉夫國家,這個目標最終通過巴爾幹戰爭和一戰的策源實現,而巴爾幹也就此獲得戰爭策源地、歐洲火藥桶的“美譽”;大塞爾維亞主義在二戰中曾遭到克羅地亞等地區民族主義的反擊、報復,並在戰後被鐵托所壓制。

  事實上,鐵托時代的“南斯拉夫民族主義”曇花一現,恰是犧牲了塞爾維亞人的部分利益換來的,覺得自己實力最強、卻得不到“應有權力回報”的“大塞爾維亞主義者”最終在後鐵托時代主動發難,並激發了前南境內的其它民族主義——“大克羅地亞主義”、“大阿爾巴尼亞主義”,等等等等。不難看出,“大塞爾維亞主義”是一柄雙刃劍,一方面激發塞爾維亞族的狂熱,另一方面則削弱“南斯拉夫民族主義”並激發其它前南民族的區域民族主義,最終的結果一如人們所看見:“大塞爾維亞主義”越狂熱,南斯拉夫聯盟就解體得越徹底。

  塞族人付出代價收獲甚少,“三奇”成為可以拋棄的敝帚

  “大塞爾維亞主義”的基石是“民族生存空間”,民族主義者之所以狂熱支持“三奇”,是指望通過他們的政治冒險,讓塞爾維亞族獲得更多的地盤,更大的好處。然而由於前述原因,結局卻是三場戰爭後,前南徹底解體,塞爾維亞族失去了波黑、克羅地亞的塞族地區,失去了最鐵杆的夥伴黑山,失去了民族發源地科索沃。當“三奇”讓塞族人付出巨大代價,卻收獲失落後,他們就不但成為塞族和平主義者、也成為“功利第一”的許多“大塞爾維亞主義者”心目中可以拋棄的敝帚——因為在他們的“孜孜不倦”下,收獲的是“小塞爾維亞”,僅此一點,就不難理解顯赫一時的塞爾維亞社會黨,何以如今只剩下10%的支持率。可以說,前南特殊的民族版圖,讓狹隘民族主義失去了通常的保護傘作用,反倒在某種程度上成為“三奇”的催命符。

  三、科索沃問題成“三奇”命運轉折點

  米氏拒簽朗布依埃協定換來南聯盟徹底解體

  儘管對“大塞爾維亞主義者”的支持者而言,“三奇”已墜下神壇,但在在代頓和平協定簽署後、朗布依埃森林協定被米洛舍維奇撕毀前,“三奇”仍然是相對安全的:米洛舍維奇繼續領導著版圖大大縮小的南聯盟,並因執行了波黑停戰協定,被美、歐政府視為“可以打交道的對象”,前南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也得到國際保證。另外的“兩奇”雖早在1995年便被海牙國際法庭通緝,但在米洛舍維奇的保護,和國際社會的心照不宣下,他們仍然可以半公開地生活在前南境內,並不怎麼擔心自己的命運和前途。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