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人們為何不“放過”郭美美

http://www.CRNTT.com   2011-07-03 09:26:43  


 
  觀點三:“‘人肉搜索’在中國已經出現六年了,在以前是通過論壇的形式,遠遠沒有這次事件在微博上傳播這麼廣泛、參與人數衆多和信息傳達非常及時,微博信息可以快速傳遞及信息不斷叠加和增值,這就是一種‘微動力’,微博讓智慧叠加的過程更快更有力量。”

  沈陽:人肉搜索是一種生產力,可以在社會交流過程中節省大量調查成本。人肉搜索也是一種全民娛樂式的搜索活動,是網友獨特的一種參與性娛樂方式。網友和媒體存在泛人肉搜索心理,隨著搜索技能的提升和虛擬活動社會性的增強,網友碰到不如意的人或者事物,在言談和實際行動中將更多使用人肉搜索,發起人肉搜索的門檻在降低,官員是面對人肉搜索較為脆弱的群體。

  主持人:從“微博開房”局長開始,人肉搜索的雙刃劍,隱私保護的邊界限在哪里?微博的活躍,似乎讓虛擬與現實,讓公開與隱私,界限變得越來越模糊?其實,在很多場合,從那位局長到眼前的郭美美,這些隱私本來是他們自曝才引發圍觀的。

  沈陽:這就說明在自媒體時代存在兩中類型的信息:私密信息和公共信息,在當前中國社會迅速發展的歷史進程中,權富階層的信息公開對於社會進步是有意義的。最近的事件充分表明微博生活化的趨勢。由於新生代都是E世代,因此不論是演員、警察、富少、官僚都有微博,而網友分析年齡大一輩的人主要還是通過對傳統報道的圖片資訊為主來分析。

  私有信息在特定條件下會觸發蝴蝶效應,成為公共話題。同時龐雜紛亂的社交網絡信息化,又給當下的網友提供了極為豐富的分析材料,在這一過程中如何既保護個人隱私,又維護公共群體利益,是我們需要深入思考的平衡性問題。

  主持人:在郭美美事件中,網友的不少猜測後來都被證偽了。您如何看待互聯網特別是微博客這個新興的言論平台?它會不會成為謠言的集散地,導致人心浮躁和社會不穩?或者一個開放的互聯網本身就有自我淨化的功能?

  沈陽:謠言不可怕,沒有互聯網之前照樣是謠言滿天飛。例如前段時間的搶鹽事件恰恰主體是不那麼上網的群體,因此不能誇大互聯網或微博謠言負面的一面。我們要在鼓勵 公民自由發表言論和防止謠言上取平衡策略。互聯網和微博是現實的鏡像,關鍵還是要把現實的事情做好。圍繞互聯網中反映出的問題,抓大放小,一件件處理好。 就微博自身而言,我們觀察到在今年二季度,博友的言論理性意識已經得到了極大的增強。發現言論不實都會及時删除,當然我們也要意識到負面信息總是傳播的更 快更迅速,這就對我們的應對部門和策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互聯網是否具有徹底的自我淨化功能還有待研究。

  就目前而言,微博中可以採取的措施是積極構建民間辟謠聯盟,對粉絲數量在一定值以上的(比如1萬)進行實名認證(我把這個叫做R認證),同時實行V網友首發負責制,每個有影響的自媒體都應該更對自己的言論負責。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