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CPI回落為政策微調創造了條件

http://www.CRNTT.com   2011-11-11 08:23:07  


  中評社北京11月11日訊/毫無疑問,CPI重回“5時代”,為下一步政策的調整和優化提供了較好的基礎。但在政策調整過程中,仍須謹慎,瞻前顧後,高屋建瓴,切忌盲目、衝動。上海證券報發表時評人譚浩俊文章如是說。

  今年以來,中央政府始終把控物價、防通脹作為經濟工作首要目標,所有政策措施,也都緊緊圍繞這一目標而展開。甚至為了控制物價、避免惡性通貨膨脹,在制定政策和落實措施過程中,不惜以犧牲經濟利益為代價,將經濟增長速度放慢。這不僅值得,而且必要。如果價格水平一直如今年上半年那樣維持在很高的平台上,且不斷呈上升趨勢,即便經濟仍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也很難保持可持續發展和社會的穩定,更難以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衝擊。特別在全球流動性嚴重過剩、輸入型通脹壓力很大的情況下,經濟還會出現大起大落的現象。

  文章稱,很顯然,10月CPI出現較大幅度回落,不僅會對市場產生積極作用與正面影響,而且增強了政策的靈活性,提高了調控的可塑性。特別在全球“二次寬鬆”閘門已經開啟的情況下,可以更加靈活、積極、主動地運用好政策工具,應對各種可能出現的矛盾和問題。

  但這絕不意味著可以放鬆對物價的管控,哪怕稍稍放鬆。應該看到,一方面,價格下降的基礎還不很牢固。10月CPI出現較大回落的主要原因是,食品價格普遍回落,特別是蔬菜和肉禽類價格回落比較明顯,且從供應的實際情況看,蔬菜價格有可能繼續呈現下降趨勢。但與此同時,非食品價格由於受白酒提價等因素的刺激,不降反升,環比上漲了0.2%,這是需要引起足夠注意的。不能不看到,受泰國水災、年底可能出現的惡劣天氣、市場供求關係等方面因素的影響,蔬菜、大米等的價格還有可能反轉。特別近一段時間以來出現的蔬菜滯銷、價格大跌現象,極有可能影響農民的種植積極性,年底出現蔬菜供應緊張、價格上漲的可能性不容小視。另一方面,為了激活經濟增長,化解債務危機,“二次寬鬆”下的全球流動性過剩矛盾或將更加尖銳,尤其大宗商品價格可能的上漲,會使輸入型通脹更加突出。更重要的是,一旦全球流動性過剩的矛盾尖銳化,國際熱錢對中國市場的衝擊勢必將更大,對價格的控制也就更困難。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