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謝謝孩子:挽救歷史真相的“九零後”

http://www.CRNTT.com   2011-12-18 10:45:08  


外孫雷宗興讓郭慶萍擁有了直面自己家族史的勇氣。她找出解放前的老照片提供給外孫,作為他書寫家族史的資料。圖中後排左二為郭葆琳。
借助互聯網,雷宗興一步步還原先祖的歷史足跡。他找到郭葆琳曾任校長的山東農業大學的歷史照片給外祖母看。老人老淚縱橫。 (資料圖片/圖)
  中評社北京12月18日訊/一位祖上是北洋軍閥的父親這樣回應女兒的追問:“有些事情不知道比知道好,而且,女孩子對歷史太敏感不是什麼好事。”女兒回擊說:“你們有責任告訴我。”

寫歷史,九零後有話說

  郭慶萍70年的歷史認知顛覆於2011年7月末一個晨靄輕繞的早上。此時她剛度過了思想激烈跌宕的三天三夜,——16歲的外孫雷宗興用一台電腦、一根網線和整個暑假向她證明,有些歷史錯了,例如郭家高祖郭葆琳是近代科學功臣,不是反動派。

  這在時間維度上來說多少是個驚險的挽救——一個惴惴不安活在由別人界定的歷史陰影下的垂暮老人,差點帶著對先輩錯誤的怨恨走進墳墓。“愧對祖宗,也謝謝孩子。”郭慶萍感慨。

  她的外孫、山東師範大學附中高二學生雷宗興幾乎是在睡夢中接受這份贊譽的,他太累了。和歷史的較量困難重重,但他天性快樂,無所畏懼,並像大多數“90後”一樣對所有新事物心懷好奇。“我喜歡探索,”他說,“只是我沒有料到歷史對普通人的影響也會如此深刻。”

  在這位少年沉甸甸的書包裡,歷史或者說《歷史》,是三本裝幀精美的教材,裡面宏大浩瀚地記錄著王侯將相與國家興衰。“像史詩和電影。但是,和我們有什麼關係呢?”

  這是自新世紀之初掀起的“公民寫史”熱潮所要致力回答的核心問題之一。關注公民個體與大歷史的相互交匯、分享、參與和認同,成為探索多年後一個從學界到民間的共識。

  現在,這股潮流開始向中學校園蔓延。2011年,受國內知名歷史讀物的發起和號召,超過1萬名“90後”中學生從字裡行間跳離出來,成為民間歷史的搜集者和記錄者。雷宗興是其中一位。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