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消費主導的經濟轉型與戰略選擇

http://www.CRNTT.com   2012-01-17 08:24:57  


 
  走向消費主導的保增長

  文章表示,面對當前的宏觀經濟形勢,保增長成為短期宏觀調控的一個重要目標。這需要保持一定的投資規模。問題在於,保什麼增長?如何保增長?

  與2008年反危機的投資導向有所不同,近期保增長,需要在短期依靠投資拉動經濟增長的同時,為中長期的消費主導奠定基礎、創造條件。

  1. 投資與消費失衡的狀況難以為繼。國家“十五”計劃曾提出,居民消費率要提高到50%。由於經濟總量導向的增長方式不僅沒有改變,事實上還進一步強化,使各級政府把注意力放在GDP上,這使居民消費率持續下降,到2010年時僅為33.8%,最終消費率僅為47.4%,投資率首次超過消費率。

  這些年,投資率居高不下,對拉動經濟增長發揮了重要作用。這裡需要討論的問題是:除歐美市場萎縮給投資增長帶來巨大壓力,國內市場變化對投資帶來哪些重要影響?這裡,有以下3個需要高度關注的問題:

  (1)當前無論是工業品還是基礎設施均面臨著過剩壓力。如果這一格局不盡快改變,積累的過剩產能就有可能被迫以經濟危機的形式強制性地清理,由此帶來巨大的經濟社會成本。

  (2)投資產出率持續下降。從1997年的3.17元下降到2009年的1.52元。這不可避免地帶來對投資效益下滑的隱憂。

  (3)高投資依賴於大量的信貸與貨幣投放,增大了金融體系系統性危機的風險因素。

  面對投資增長的現實挑戰,我們既不能低估投資在拉動增長的重要作用,也不能繼續傳統的高投資、高增長的老路,以防止產能過剩帶來的危機。這裡需要研究的是,新階段投資增長的現實基礎何在?

  2. 消費潛力釋放正處於重要的歷史拐點。與西方國家不同,中國並不缺乏消費潛力,不缺乏經濟增長點。進入公共產品短缺時代,社會需求結構發生重大變化,以人的自身發展為重點的發展型需求正在全面快速上升,由此帶來巨大的消費潛力。

  例如:這些年城鄉居民在教育醫療等方面的支出不斷增長,其消費占比分別從1990年的32.3%和33.4%增長到2009年的53.01%和53.22%。從這一現實出發,需要研究的重大課題是社會需求結構變化對投資結構的深刻影響。

  具體來看:

  (1)保障性住房的需求加大。中央確定了三年內3600萬套的保障性住房建設目標,初步估算需要5萬億元左右的投資規模。

  (2)教育投資需求不斷上升。要實現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占GDP4%的目標,還需要10萬億左右的資金投入。

  (3)醫療服務的投資需求還較大。要實現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均等化的目標,8500億投入還遠不夠。在政府加大投資的同時,還需要充分調動社會資本的參與

  3.走向消費主導的投資是有效的投資。保增長需要投資。特別是需要有助於釋放消費潛力、助推消費主導的投資,實現投資轉型。

  (1)調整投資結構。以政府投資為例,2008年政府反危機投資的相當比例是集中在基礎設施等生產性投資。在教育、衛生、文化、社會保障等社會領域的公共性投資雖有加大,但尚不到位。未來幾年的投資,應當按照需求結構變化的趨勢,加大以保障性住房、教育、醫療等為重點的公共性投資。

  初步估算表明,加大社會領域投資,初步實現中共十七屆三中全會提出的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明顯提高的目標,基本公共服務財政支出年增長率需要達到5%左右,初步估算投資總額達到20萬億元左右。若這個投資能夠到位,可明顯拉動消費率的提高。

  (2)優化投資資金來源。擴大內需、拉動消費,需要大量的投資。從現實情況看,重要的優化投資資金來源結構:一方面,政府投資要調整存量,重點是調整國有資本配置,以公益性為重要目標加大國有資本對社會領域的投入;另一方面,要擴大民間資本投入,尤其是引導民間資本進入到教育、醫療、保障性住房建設等領域。這就需要改革現行的財政體制和金融體制,改變國有資本配置結構,改變民間資本投資門檻。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