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邱道隆:中國的叙利亞困局

http://www.CRNTT.com   2012-02-09 11:34:42  


2月4日,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李保東在表決中投否決票。當日,聯合國安理會就叙利亞問題決議草案進行表決,俄羅斯和中國投了否決票,決議未獲通過。新華社記者申宏攝
  中評社北京2月9日訊/此間學者邱道隆撰文“中國的叙利亞困局”,文章認為,毫無疑問,中國在此次叙利亞問題上選擇和俄羅斯一同投下反對票是有其深刻的原因的。但是,投下反對票能否起到真正的作用,恐怕就是中國最大的困境了。詳論如下:

  聯合國安理會本月4日就叙利亞問題決議草案進行表決,俄羅斯和中國投了否決票,使得決議草案未能獲通過。隨即,在叙利亞就爆發了政府和反對派的武裝衝突並導致了人員傷亡,西方國家紛紛指責中俄兩國需要為流血事件負責。這是自2011年初突尼斯引發的“茉莉花革命”以來,大國之間在中東問題上第一次實打實的利益博弈和對決。

中國的選擇

  毫無疑問,中國在此次叙利亞問題上選擇和俄羅斯一同投下反對票是有其深刻的原因的。去年伊始,“阿拉伯之春”的浪潮席捲西亞北非,全世界都感到措手不及,特別是美國的盟友穆巴拉克在變局中下台,西方世界也為此不得不重新調整中東政策。隨後,美國依靠其強大的民間外交和價值觀實力,重塑對反對派的影響,迅速穩住其勢頭;在利比亞變局中,支持歐洲國家介入利比亞局勢,以民間外交繼續溝通反對派,成功引導利比亞局勢朝著符合其利益的方向發展。

  相比之下,在“阿拉伯之春”到來初期,中國政府更是深感錯愕,一方面中國需要對中東的利益進行重新評估,另一方面更是嚴防“阿拉伯之春”對中國社會的負面影響,很大程度上來說,被動防禦甚於主動調整。3月利比亞局勢惡化,與過去相比,中國做出了兩大外交改變,首先是破除過去不介入他國內政的行為方式,開始接觸利比亞的反對派,將國家利益重於國家道義進行外交考量;其次是在對利比亞設立禁飛區的問題上投下了反對票。中國這樣做的考慮,自然是希望保證在利比亞的經濟利益不會受到巨大損失,也是吸取了過去抵制西方國家干預政策而顆粒無收的教訓。

  但是在利比亞局勢終結之時,中國的這一做法卻沒有起到預期的效果,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中國雖然吸取了過去的教訓,改變了反對干預的做法,卻沒有更進一步發掘新的影響渠道來獲得殘局後的利益。相比西方國家,中國在中東更多是經濟投資,對他國內政或是民間事務的介入影響太小,甚至不聞不問,反過來則缺乏保護自己利益的手段。此次中國工人在蘇丹和埃及被劫持,就是最好的旁證。

  於是,中國似乎別無選擇,如果叙利亞再度發生政權更替,中東一大半的利益格局必將改寫。同時,中國最重要的夥伴——伊朗,就直接成為歐美下一個緊盯的目標,沒有叙利亞作為擋箭牌,伊朗恐怕也將危機四伏,這必然威脅到中國的石油安全和國家戰略利益,面對生命線的選擇,中國必須投下反對票。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