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赫欽斯與芝加哥大學名著教育

http://www.CRNTT.com   2012-07-03 09:14:58  


 
  在校園生活方面,當時的高校為了吸引學生,重視學校物質環境,講究校園設施的豪華舒適。

  赫欽斯認為,知識的追求淪為實用性教育的附庸,大學慢慢淪為社會的服務站,學生難獲得系統完整的知識,教育陷於瑣碎片面的困境,失去了教育智性陶冶的功能。這同時也使大學喪失獨立的功能與職責,失去了大學的真正價值,無助於學生理性和道德的培養,只能讓學生們更注重實際利益和職業收益,難以成為在社會中能正確行動的整全的人。

  赫欽斯針對某些大學認為在富麗堂皇的校園和雅致的社交場所裡進行活動,就能熏陶出學生高貴的品質,培養成國家所需的公民的觀點提出批評,認為這是“旅店論調”,“品格的表現是選擇的結果,除非鍛煉學生的心靈,作出最智慧的選擇,否則,無從看出品格是如何發展成功的。”

  在1936年出版的《美國高等教育》一書中,赫欽斯提出產生上述混亂的原因有三:

  一是追逐金錢。他說:“當一所學校為謀取金錢而決定採取一些行動,它必定會喪失其精神,同時通常也得不到金錢。這很可悲,但卻是千真萬確的。”對金錢的追逐就會導致對公眾要求的服從而喪失了大學的獨立性。二是混亂的民主概念。這種民主概念會導致應該接受教育的學生和那些並不特別了解大學的公眾代表們去決定或者影響大學做出不那麼恰當的決定。三是對進步概念的錯誤認識。即將進步完全依賴於科技和經驗,這會導致對直接性和有用性的過度強調,就會導致對經驗科學的過分強調,就會導致將經典著作和人文學科排除在教育之外。

  這些原因無疑與當時美國的主流觀念有著重要關連。美國文化是物質與科學文化,崇尚實用、實證的哲學,使得物質主義、經驗主義、科學主義、拜金主義成為大部分師生思想型態中主要構成,以物質實用來作為價值評判的標準。

  當時美國高等教育的這些目標,與赫欽斯心目中的大學意義是相左的。

  在赫欽斯眼中,大學是研究人與自然,人與人的問題的最高所在,因此“高等教育最關切的,乃是對於基本問題的思考”。技術與職業能力的具備,並不是大學教育的最終極目的。大學的崇高理想,乃是為真理而追求真理,為知識而知識的求真活動,其他一切追逐外在的價值活動,不應讓大學去實現。

  赫欽斯認為,學生應先接受自由教育,先具備一個“人”的條件;而後才接受專業教育,再養成其專門的職業才能。這種教育,最好的方式就是通過古典名著來進行。

  1930年,赫欽斯找來了曾擔任過哥倫比亞大學名著課程助教的莫蒂默.阿德勒等人幫助設計開展芝加哥大學的名著課程,並於秋季學期親自給學生開設課程。原定20名的名額在學生的強烈要求下增加到了80名。這門課後來成為了全美國最著名的本科課程之一。芝加哥大學也成為了真正的“赫欽斯大學”。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