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經濟增長亟須制度紅利再釋放

http://www.CRNTT.com   2012-07-18 08:16:59  


  中評社北京7月18日訊/中國經濟增速連續6個季度放緩並在今年二季度“破八”,降至7.6%。北京商報發表評論指出,通過大規模的財政刺激再次實現中國經濟的V形反轉,政府有這個能力,但是4萬億的副作用讓政府不敢再輕言刺激。短期來看,反周期的宏觀調控政策可以讓GDP保持一個較高的增速,但是如果沒有強有力的政府投資做後盾,中國經濟增長的中長期動力又在哪呢?

  文章表示,我們迫切需要找到中長期中國經濟增長的動力,而這個動力,要麼來自技術革命的紅利,要麼來自制度紅利。中國過去十幾年的經濟增長,就是有賴於入世、住房改革和產權改革等所帶來的制度紅利,後者拓寬了市場的邊界,為市場注入了活力,使得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出現兩個非常穩定的“最終買單者”外部市場和房地產市場。這兩個市場消化了我們大舉投資的產品,也消化了長期以來的貨幣超發,最終在新世紀頭十年呈現出一個中國經濟發展的黃金年代。

  新世紀進入到第二個十年,中國經濟轉型的迫切感愈來愈強。伴隨著兩次危機,歐美市場的需求不再那麼穩定和旺盛,而國內的房地產市場又面臨著泡沫和民生的壓力,巨大的投資一方面越來越難以為繼,另一方面也越來越難找到一個穩定的“最終買單者”。而在發達經濟體中,這個“最終消費者”就是公眾消費。相對於投資而言,消費的撬動是不容易的,因為錢是在老百姓兜里,花與不花在於整個經濟社會環境。因此,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消費是“用腳投票”的,市場環境不成熟,各種服務不到位,消費者是不願花錢的,消費是無法充分發展的,這也是我們為什麼要建立服務型政府的原因。

  文章稱,這些年政府在運用貨幣和財政政策進行宏觀周期調控的同時,對於深化市場改革也變得愈加重視。在今年這個鄧小平南方講話20周年的特殊時期,深化改革的呼聲日熾。人們意識到,中國經濟發展的巨大潛力和活力,與當下不成熟的市場結構和管制存在著越來越大的矛盾,如果能夠進一步放活市場,打破壟斷,規範政府與市場的邊界,建立起以法治主導的市場環境,充分調動民資的積極性,調動起做實業的積極性,那麼中國市場經濟的邊界將再一次被拓寬,活力將再一次被注入,我們也將樂觀期待,中國經濟將走進另一個、更高層面的黃金年代。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