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毛時代老百姓不愁住房?

http://www.CRNTT.com   2012-08-18 10:29:42  


我國住宅投資占基本建設投資的比重(1950-1979)[詳細數據]
(數據來源:轉引自商業部:《調研資料》1981年第56期)
 
  福利房一直緊缺,78年人均居住面積3.6m約一張床大小,還不如49年

  政府無力建房,許多民眾的住房需要沒有得到滿足。根據國家統計局的統計,1956年9月,全國99個城市中,要求解決住宅問題的職工有110萬戶,加上到1956年底截至新增加的缺房職工,估計有250萬人左右,若按照五年計劃前四年職工住宅平均造價57元每平米計算,要投資28億5千萬。這些錢相當於1956年工業建設投資的44%。”(《居其其屋——中國住房權問題的歷史考察》,張群,社科院博士論文,2008)

  建國後30年,城鎮居民的住房條件可謂沒有明顯改善。30年人均住房投資不足300元,年人均住房投資不足10元。到1978年,城市人均居住面積從1949年的4. 5平方米降至3. 6平方米。”(中國城鎮住房制度變遷中政府行為目標的邏輯演進,張麗鳳,遼寧大學博士論文,2009) 

  國家還一再壓低福利房的標準,但一方面隨意建奢華的機關大樓

  資金捉襟見肘,國家為建更多房子,便一再降低住宅標準:“‘文化大革命’中,城市住宅標準設計每戶建築面積從1959、1960年的五十多平米降為三十多平米,每平米的造價從一百元降低為三十多元。大慶出現‘幹打壘’住宅,建住宅不用磚瓦木材。”

  但是政府一方面又隨意建奢華的機關大樓。“比如在今天都還稱得上相當奢華的北京西郊招待所(今友誼賓館)、北京市委大樓(位於崇文區台基廠,1955年設計,1956年完成,全部建築面積2.3萬平方米,平均造價160元/平米)、景山後街的兩棟機關宿舍大樓,其建設和竣工時間都是在百廢待興、勤儉建國的1950年代。在住房極為緊張的重慶、哈爾濱、廣州等市,書記院、高幹樓如雨後春笋。”(《居有其屋——中國住房權問題的歷史考察》,張群,社科院博士論文,2008)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