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文革中腐敗也很嚴重:權錢交易普遍存在

http://www.CRNTT.com   2012-09-08 09:49:19  


 
  其實有許多文學作品,不同程度地揭示過“文革”期間的腐敗。1979年問世的劉賓雁的報告文學《人妖之間》,揭露的“文革”期間的腐敗現象,不也堪稱觸目驚心嗎?王守信,一個縣燃料公司的經理兼支部書記,從1971年11月到1978年6月,貪污了五十餘萬元。那時候,月薪五十幾元,就是高工資了。五十餘萬元,也相當於今日的數千萬元吧?貪污來的錢,王守信並沒有都落入自家腰包,相當一部分用於向上級部門行賄。王守信利用權和錢,編織了一張腐敗之網。這也說明,腐敗,在那個時候,也是極其普遍的現象。同樣是1979年問世的高曉聲的短篇小說《李順大造屋》,也讓人看到“文革”期間的官員是怎樣對百姓巧取豪奪的。今天的一些人,他們之所以認為“文革”期間沒有腐敗,是以為那時的“群眾造反”是有效的反腐方式。這真是天大的誤會。“造反派”在奪得權力後,在斂財漁色上往往更肆無忌憚,更窮凶極惡。“文革”期間的“群眾造反”,本質上也是一種阿Q式的“革命”。阿Q如果以“造反”的方式成了未莊的主宰,他將怎樣奪取財物和女人,已由他自己做了預告。而“文革”期間以“造反”的方式奪得了大大小小的權力者,正是大大小小的“革命”成功了的阿Q。報告文學《人妖之間》中的王守信,就是靠“造反”起家的。小說《李順大造屋》中的那個公社磚瓦廠的“文革主任”,也是靠“造反”奪得權力的。如果說王守信到1971年才開始他的“貪腐事業”,那《李順大造屋》中的這個“文革主任”,則是一朝權在手,便把利來謀了。為了讓那些美化“文革”的人明白那時候的“造反派”是什麼貨色,我還是照抄小說中的幾段:

  李順大想得太落後了,在文明的時代裡,文明的人是無需使用那野蠻手段的。有一個造反派的頭頭,在光天化日之下,腰裡插著手槍,肩上掛著紅寶書(引按:“紅寶書”即《毛主席語錄》,今天一些歌頌“文革”的後生,恐怕未必知道。)由生產隊長陪同,到李順大家做客來了。原來他是公社磚瓦廠的文革主任,很講義氣,知道李順大要造房子買不到磚,特地跑來幫助解決困難。他大罵了一通走資派劉清不替貧下中農謀利益,現在則輪到他來當救世主了,只要李順大拿出二百一十七元錢來,他負責代買一萬塊磚頭,下個月就可以提貨。這話說得過分漂亮,原是值得懷疑的。但李順大卻認為,彼此都住同一大隊,雖然沒有交情,也三天兩頭見面,從前也不曾聽說過這人有什麼劣跡,現在出來革命,總也想做點好事,不見得馬上就騙人。況且又是生產隊長同來的,還有槍有紅寶書,真是講交情有交情,講信仰有信仰,講威勢有威勢,李順大雖然當過三次逃兵,還沒有經過這種軟硬兼施的場面,心一嚇,面一軟,雙手顫顫數出了二百一十七。

  到了下個月,大概本來是可以提貨的,想不到李順大交了厄運,被公社專政機關請去了,要他交代幾件事:一、你當過三次反動兵,快把槍交出來;二、交代反動言行(例如他說過“樓房不及平房適用,電話壞了修不起”的話,就是惡毒攻擊社會主義)。

  後來的事情就不用說了,那是人人皆知的。他自己出來後也沒有多言。不過有兩點頗有性格,第一是他吃不消喊救命的時候,是磚瓦廠的文革主任解了他的圍。作為報答,事後私下商議從此不再提起那二百一十七。第二是關押他的那間房子造得相當牢固,他平生第一次詳細地在那裡研究了建築學,對自己將來要造的屋,有了非常清楚的輪廓。

  從“土改”時始,李順大的全部生活目標,就是造幾間屬於自己的屋。以常人難以想象的節儉,到“大躍進”開始時,備齊了可造幾間房子的材料,卻都被充了公:磚頭被拿去造煉鐵爐,木料被拿去制推土車。“大躍進”過後,李順大開始了新一輪的節儉。有了上次的教訓,這次李順大不再積攢實物,只是存蓄現金,等到錢備齊了一下子把材料買來,馬上造屋。一分、二分地存;一角、二角地蓄。到“文革”開始時,李順大又備齊了可造幾間屋的錢,卻什麼也買不到了;卻買什麼都要“走後門”了。用小說中的話說,那時,許多生活必需品,都是“大官送上門,小官開後門,老百姓求別人”。正是看到了李順大急於造屋卻買不到材料,那個磚瓦廠的“文革主任”才用亦騙亦搶的流氓手段,從李順大手中弄去了那筆買磚的錢。“文革主任”錢到手後,便串通公社“專政機關”,對李順大關押拷打;待到李順大“吃不消”時,他再來“解圍”。這樣做,就是讓李順大從此不提錢和磚的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