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新聞周刊》終結曲:紙媒的掙扎與宿命

http://www.CRNTT.com   2012-11-16 11:56:27  


 
掙扎

  取代《新聞周刊》印刷版本的,是一份名為《環球新聞周刊》(Newsweek Global)的電子雜誌,讀者需要通過網站或者終端平台付費購買。其中一些文章,可以在野獸新聞網站上免費看到。他們希望,這項決定能夠結束《新聞周刊》每年4000萬美元的巨額虧損。

  《新聞周刊》的下滑幾乎是在瞬間發生,剛剛享受完21世紀前幾年的輝煌,2008年初,雜誌銷量便開始驟降。在成倍增長的債務和批評聲中,《新聞周刊》多年累積的知名度不堪一擊,很快在讀者和廣告商面前失寵,到2010年,銷量已經下滑到每期180萬份,3年時間縮水近一半。

  2010年,被《紐約時報》形容為“毫無媒體經驗”的美國音響和汽車業富豪西尼.哈曼(Sidney Harman),用1美元附加償還雜誌4700萬美元債務的代價,從《華盛頓郵報》手中接過了不堪重負的《新聞周刊》。

  作為慈善家,哈曼當時已經91歲,他是《新聞周刊》的忠實讀者,甚至購買過第一期雜誌。《新聞周刊》被收購後,隸屬於他旗下剛成立兩年的野獸新聞。

  很難判斷,哈曼的決定是出於文藝情懷還是商業決定,但收購至少讓《新聞周刊》繼續殘喘了兩年。2011年,哈曼去世,其家人立即決定不再資助這家年近八十歲高齡、靠負債存活的雜誌。2012年6月,《新聞周刊》每期銷量已經下滑到157萬份。

  總編蒂娜.布朗說:“或許你不會相信,我們接手的時候,雜誌已經奄奄一息。它承受著巨大的批評,我們已經盡力將其帶回現實,讓它通俗易讀,我常常感覺到封面像是一次交談,應該是一次交談的發起者。”她曾先後在《名利場》和《紐約時報》任職,對於把握高雅與低俗之間的分寸並不陌生。

  蒂娜.布朗為了讓封面文章更具有吸引力,曾試圖加入更多“奧巴馬,第一位同性戀總統”之類的性元素封面,或者是在封面印上一張女人的性感嘴唇。她認為這樣不至於乏味,更容易讓讀者接受。

  與蒂娜.布朗抱有同樣理想的還有CEO巴巴.謝蒂,她們都希望挽回《新聞周刊》,甚至重樹輝煌。遺憾的是,巴巴.謝蒂上任才兩周時間,哈曼便去世,這令很多改革措施無法奏效。

  一位在兩家公司都工作過的員工表示,《新聞周刊》並沒有吸收到野獸新聞的活力和新鮮感。相反,兩家公司不同的文化背景,讓蒂娜.布朗在表達想法時常常被年輕人打斷,這讓事情的發展與先前的預想背道而馳。

  儘管付出了極大的努力,但令蒂娜.布朗和巴巴.謝蒂沮喪的是,還沒有度過與新東家的磨合期,一切就已經結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