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新型城鎮化是破解二元結構失衡關鍵

http://www.CRNTT.com   2012-11-25 09:23:26  


新型城鎮化已成為未來十年乃至更長一段時期中國經濟獲得新增長動力的關鍵。
  中評社北京11月25日訊/新型城鎮化已成為未來十年乃至更長一段時期中國經濟獲得新增長動力的關鍵,與其他國家城鎮化發展路徑不同的是,新型城鎮化更是中國實現深層改革、破解二元結構失衡的突破口。中國證券報發表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副研究員張茉楠文章如是說。

  文章稱,世界城鎮化歷史表明,城鎮化具有明顯的階段性特征,城鎮化率處於30%-70%之間是城鎮化中期階段,發展速度相對較快。十六大以來,中國城鎮化發展迅速,2002年至2011年,中國城鎮化率以平均每年1.35個百分點的速度發展,城鎮人口平均每年增長2096萬人。

  從全球範圍看,城鎮化道路大體經歷了三大階段:第一個大階段是英國的城鎮化,由工業化推動城鎮化,英國的城鎮化用了200年時間;第二階段是美國和北美的城鎮化,其規模更大,用了100年時間;第三階段是拉美和其他發展中國家的城鎮化,只用了40-50年時間就基本完成了這一進程。然而中國所走過的城鎮化之路與這些國家都不盡相同,集中表現在中國城鎮化道路帶有明顯的二元結構特征。

  文章分析,城鎮化、工業化和農業現代化一直是中國發展戰略互為因果的三大重要支撐,然而這三大戰略的地位並不平衡,背後反映的正是中國經濟二元結構形成及發展的歷史軌跡。建國之初,中國選擇了優先發展工業化戰略和趕超戰略,在這樣的背景下,農業向工業和城鎮大規模轉移,農業資源大量流向非農業部門,以實現工業化的資本積累和有限資源向工業化的配置和整合。這一現象造成了極不平衡的城鄉與工農發展態勢,其結果就表現為傳統農業部門勞動生產率遠低於現代非農產業的勞動生產率,以及城市化速度嚴重滯後於工業化發展速度,並由此演變成典型的二元經濟結構特征。

  如果用二元對比系數(二元對比系數是農業和非農業比較勞動生產率的比率)來度量二元經濟結構程度的話,根據我們的計算,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二元經濟結構強度以20世紀80年代中期為分界線,經歷了一個由減弱到增強的過程。中國二元對比系數先是由1978年的0.164上升到20世紀80年代中期的0.249。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後,二元經濟結構強度又有所加強。20世紀90年代後期以來二元經濟結構強度明顯增強,2006年二元對比系數為0.179。發達國家的二元對比系數一般在0.52-0.86之間,發展中國家一般在0.31-0.45之間。可見,中國二元經濟結構強度不僅遠遠高於發達國家,也遠高於發展中國家的一般水平。

  二元結構不僅是中國內部失衡的最大症結所在,也鎖閉了中國經濟成長階段最重要的內需增長,具體表現在產業體系上,實行農村單一發展農業、城市發展工業的城鄉二元產業政策,把農業產業鏈中的產供銷、貿工農也分割開來,呈現出 “產業二元性”;在要素配置上,實行城鄉差別性的二元政策,人為割裂城鄉之間統一的要素市場,體現為“市場二元性”;在國民福利上,由於實行城鄉隔離的二元戶籍管理制度,導致社會保障、社會福利、公共服務以及勞動就業的非均衡發展,表現為“福利二元性”,極大地制約了市場容量的擴大和增長潛力的釋放。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