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馬英九向美軍購將是聰明反被聰明誤

http://www.CRNTT.com   2013-01-18 09:00:19  


馬英九在軍事領域上“兩岸和解絕非國防休兵”的言論,與他在涉外事務領域上奉行“外交休兵”路線的務實做法相比,形成鮮明對比。(資料圖)
  中評社北京1月18日訊/澳門新華澳報今天登載評論員富權的文章“馬英九向美軍購將是聰明反被聰明誤”表示,馬英九日前聲稱“兩岸和解絕非國防休兵”,並向來訪的美國國會議員承諾將繼續向美國購買尖端武器。可以預測,倘若馬英九真的進行軍購,必將引發一場猛烈的風暴,不但民進黨將會再來一次“火大”行動,批評馬英九不顧人民死活,去買一大堆不能吃的廢鋼鐵,而且會引發曾經反對軍購的泛藍陣營強烈不滿,故此,馬英九要用軍購來轉移壓力視線,豈不是弄巧反拙,聰明反被聰明誤了嗎。詳論如下: 

  就在民進黨發動“火大遊行”,並追加“罷免總統”、“罷免立委”等“四換”行動,對馬英九構成重大壓力之際,使得馬英九對有關兩岸軍事領域競合方面的思維,好像是被“火大遊行”這把“大火”“燒”得有點頭昏腦亂。一方面,他聲稱“當前台海穩定是六十多年來僅有的”,台灣當前的大陸政策是促進兩岸穩定;但另一方面,他卻又說但軍事不能因此而鬆懈軍事防衛,兩岸和解絕非國防休兵。另外,他還向來訪的美國國會議員承諾,將繼續向美國購買尖端武器。馬英九這種在軍事領域上“兩岸和解絕非國防休兵”的言論,與他在涉外事務領域上奉行“外交休兵”路線的務實做法相比,形成了強烈鮮明的對比。

  本來,兩岸軍事領域和涉外事務領域相比,後者比前者更為複雜更為棘手。實際上,在軍事領域方面,由於兩岸六十多年來的軍事對峙,是當年國共內戰的後遺症,而即使是在過去的內戰最激烈,國民革命軍幾乎就可唾手可得地全部殲滅中國工農紅軍之際,因為日本人入侵,而可以促成國共合作,調轉槍口,一致對外。在國軍撤台之後,儘管兩岸炮口相對,但仍在“對外”問題上仍有著一定程度的默契。比如,在“八二三炮戰”中,美國佬向蔣介石施加壓力,迫令他從金門馬祖撤軍,從而形成劃峽而治的態勢,以利於美國佬在國際上操作兩個中國,毛澤東洞悉了美國佬的這個陰謀,因而實施“雙日不打炮”,讓國軍有充足理由也可以有機會補充彈藥糧食,堅守金門馬祖,從而在客觀上支持及協助蔣介石頂抗了美國佬要分裂中國國土的陰謀。又如,在一九七四年一月十八日的南沙之戰(今天就是整整三十九年紀念)中,中央軍委命令東海艦隊抽調導彈驅逐艦南馳增援,為爭取時間,導彈驅逐艦不再像以往那樣繞過台灣外海,而是取道台灣海峽;國軍指揮官不敢擅自行動,向蔣介石請示是否開砲攔截;重病中的蔣介石以一句南線戰事正急吶,讓國軍前線指揮官心神領會,打開大燈照明禮讓共軍軍艦迅速通過台灣海峽,充分展現了民族大義。而在大陸粉碎“四人幫”及台灣實行“寧靜革命”之後,兩岸軍方也分別單方“停火,並尋求正式簽署結束敵對狀態協議”。因而“軍事休兵”應當是較為容易達成的事,但馬英九卻仍在說“國防不休兵”。反而涉外事務是國家主權的延伸,涉及到國家定位的敏感議題,馬英九卻可以做到“外交休兵”。這令人頗有主場錯置之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