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趙靈敏:中國為什麼沒有《經濟學人》?

http://www.CRNTT.com   2013-04-06 09:37:58  


 
國際新聞成了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經濟學人》是一份由倫敦經濟學人報紙有限公司出版的雜誌,於1843年9月由商人詹姆士.威爾遜創辦。儘管身在倫敦,但《經濟學人》關注的是世界性的主題,注重如何在最小的篇幅內告訴讀者最多的信息。無論是美國大選還是非洲某國的政變,《經濟學人》都可以用1000字以內的篇幅,讓你明白事情的來龍去脈和可能的解決之道。用該刊(《經濟學人》一直自稱報紙)總編輯的話講就是:它將告訴您世界上發生了什麼並會激發您思考。如果您身處在沙漠或孤島之中,《經濟學人》雜誌會提供給您全方位的信息,您就不再需要別的了。

  《經濟學人》的大多數文章寫得機智幽默,有力度,嚴肅又不失詼諧,被公認是代表了全球最優質的新聞報道標準。在全球平面媒體一片低迷中,過去10年,《經濟學人》的發行量,每年都以7%到9%間的速度上升。目前,該刊100餘萬的發行量,有80%在英國之外。

  中國沒有《經濟學人》,首要的原因是國際報道總體而言,在中國媒體中處於邊緣化的地位。出現這種情況,和中國在長期歷史中形成的“內向”傳統有莫大的關係。在鴉片戰爭之前的一千多年裡,中國一直是亞洲國際體系的中心,“朝貢體制”的存在、中國與周邊國家在經濟和文化實力上的巨大差距,都導致中國對了解其他國家沒有太多的興趣。鴉片戰爭之後,中國驟然被拋入一個全新的、充滿敵意的國際體系中,此後一百多年,救亡成了壓倒一切的任務。這就導致一方面因為政府的腐敗和無能,全社會特別是知識分子的注意力主要放在監察和批評政府、提供救國方案上,無暇進行系統的國際關係和國際政治的研究;另一方面,因為亡國滅種的危險似乎迫在眉睫,人們對外國的學習往往是急功近利的“洋務運動模式”,只想掌握器物層面的東西以圖迅速起效,對深層次的制度變遷則往往視而不見。

  到了現在,這種情況並沒有根本的改變。國家存亡的問題雖然早已經解決,但內部治理上的緊張關係並沒有根本消除。當媒體人每日都被毒奶粉、動車事故、禽流感這樣的大新聞纏繞時,國外發生的事自然就沒有那麼重要了。與此同時,國際新聞往往喪失了獨立地位,而淪為國內新聞的陪襯,成為佐證中國好或不好的工具;那些不能發揮這種功能的國際新聞,往往會被認定為讀者不感興趣而得不到報道和評論。在左右之爭的大背景下,左派為了證明“社會主義好”,就會美化朝鮮古巴的現狀,於是就出現了“朝鮮人民每天吃六頓飯”的新聞;右派為了證明“民主是個好東西”,往往熱衷渲染美國、印度這些民主國家的優勝之處,而對其負面消息視而不見。這樣一來,國際新聞就成了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其實際情形已經不重要,進行有意識的裁剪和拼接似乎也可以接受。結果,扎實、理性的國際問題分析往往得不到重視;而那些膚淺、嘩眾取寵的“對比”“借鑒”則大行其道。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