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鄭永年:GDP主義是“中國夢”最大敵人

http://www.CRNTT.com   2013-04-16 09:46:58  


 
異化了的GDP破壞社會

  改革、發展和穩定應當是中國轉型所追求的模式,也就是通過體制改革來追求高質量的GDP,通過質量GDP的增長實現小康社會,達成社會穩定。這便是良性的發展模式。但通過政府動員而追求得到的GDP造成了一個相反的結果,那就是,沒有實質性的改革,高GDP增長,社會則越來越不穩定。如果GDP是通過政府動員方式、破壞社會而得到的,社會不穩定也就不難理解了。

  正是因為這些異化了的GDP對中國社會所造成的巨大破壞力,多年來,中共高層一直在不斷強調經濟發展模式的轉型和可持續發展。中共“十六大”之後,提出了“和諧社會”、“科學發展觀”等政策導向,開始圍繞這些政策導向調整發展模式。到中共“十七大”,更明確提出,發展仍然是硬道理,但必須首先提問是什麼樣的發展。之後人們不斷努力淡化GDP主義,不僅高層這麼做,一些地方更是實踐去追求沒有GDP主義的經濟增長,也就是追求質量經濟。

  中央高層花了九牛二虎之力,希望各級官員不要再去攀比GDP,而是要通過改革追求紅利和可持續發展。但很顯然,各級官員仍然沒有可持續發展觀,他們所有的只是任期發展觀。就是說,官員只強調他(她)們任期內的短期發展,在任期內實現他(她)們的GDP目標。一個簡單的例子就是人們所說的“市長經濟”。在城市建設上,每一個新市長上任都有自己的一套想法,大搞公共工程。一個工程還沒有做完,現任市長就走了,新來的市長往往不再繼續原來市長的思路和工程,結果再來一個新想法,再搞市政新工程。這個過程,循環往複,沒完沒了。這裡,沒有政策和計劃的連續性,更沒有長遠的利益觀。這樣,中國的城市儘管創造著巨額的GDP,但城市被搞得越來越醜陋,城市居民越來越不幸福。

  如果懂得了各級政府的這一代領導人,是在GDP主義紅旗下長大的這一事實,GDP主義的再次抬頭也就不難理解。但這也就說明了,中國高層在去GDP主義化過程中所遇到的巨大的阻力。在GDP主義思維的主導下,各級官員會根據自己的偏好來解讀高層的意圖。例如,新任總理李克強明明說:“改革是最大的紅利”,但一些官員和禦用學者就把此解讀成為,“發展是最大的紅利”。不過,這裡的差別是顯然的,即通過改革而得到的GDP是質量GDP,是好的GDP;後者光強調發展,在實踐中必然是以政府動員式的GDP主義。後者恰恰是中共“十六大”以來,執政黨領導層竭力所避免的。

  新任總書記習近平最近在博鰲的講話也明確了要通過改革而求發展。他論述到發展和GDP主義之間的關係。很簡單,發展仍然是硬道理,沒有發展,什麼都談不上。但是,絕對不能把發展簡約成為GDP。習近平強調,中國的確可以追求高GDP增長,但政府主動不要追求。的確,GDP增長很重要,但GDP不應當成為一個政府所追求的目標,而應當是體制改革和創新的客觀產物。“十八大”剛剛過去,很多地方領導剛剛到位不久。“新官上任三把火”,要在任內取得一些成績是必須的,但絕對不能是重返GDP主義。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