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鄭劍:台海戰爭動因 為和平須思考

http://www.CRNTT.com   2013-04-28 00:05:06  


 
  從台海現狀看,今後可能導致戰爭的矛盾因素主要有四:一是和平發展與“台獨”運動之間的矛盾。島內民調顯示,多數民眾認為“台獨”危害台海和平。二是國家統一與“拒統偏安”之間的矛盾。按照《反分裂國家法》確立的原則,當“和平統一的可能性完全喪失”,換言之,如果台灣方面久拖不決,“國家得採取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即中華民族仍可能使用非和平手段解決台灣問題。三是兩岸民意之間的矛盾。除綠營人士外,受李登輝和民進黨時代修訂的教科書教育出來的島內一茬茬年輕人,與大陸民眾在一些重大問題上已經出現認同分歧、對立,且態勢確有向極端和危機方向發展的端倪!談風花雪月、人生規劃親如一家,談國家民族、政治認同形如水火,已經成為兩岸年輕人交流交往中一種普遍現象。這是一種十分危險的信號。當今世界,愛國主義和民族主義勃興,“台獨”利用島內狹隘的“台灣主體意識”——一種狹隘的“民族主義”,刺激、衝撞13億中國人民、五千年文化,其結果將可能導致兩岸民意對決。民意如流水,水可載舟亦可覆舟。換言之,民意既可維護和平也可能迫使執政者開啟戰端。一旦兩岸民意在國家民族認同上發生根本性矛盾,在強大民意的推動下,屆時的執政者將別無選擇,只能選擇服從。四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與“以台制華、遏制中國”外力之間的矛盾。外力干涉是台灣問題存在的濫觴,也是台海戰爭的濫觴。

  實際上,外力因素扮演了戰爭策動者的角色。四大台海戰爭矛盾因素中,都有外力或外力的影子:

  一是日本、美國長期為“台獨”提供理論依據、庇護場所,給“台獨”分子和分裂組織現實支持和出謀劃策,是“台獨”分裂勢力的總後台。民進黨在台上時給美國製造了不少麻煩,但是,美國絕沒有也不會放棄支持這個主張“台獨”的政治勢力,民進黨和島內形形色色的“台獨”組織,是美國牽制國民黨和大陸的重要籌碼。

  二是通過“以台制華”遏制中國是美日等國對華政策的不變圭臬。長期以來,無論中美關係如何變化,即便是在上世紀80年代的“蜜月”時代,美國仍不肯與台灣一刀兩斷,仍然實施對台軍售;日本也實行兩手策略,一方面發展對華關係,另一方面不遺餘力地以暗度陳倉的方式對台灣進行經濟、文化和政治滲透。在新世紀之初民進黨執政時代,美國以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為首的鷹派,處心積慮地策動兩岸打仗。蘭德公司推波助瀾,拋出研究報告,提出“必須把中國炸回石器時代”。美國政府的部分高官在台灣問題上私下與公開場合完全是兩張面孔,一次次向陳水扁當局及其“台獨”分裂政策發出錯誤的信號。陳水扁和民進黨當時之所以敢於屢屢“冒犯”布什總統,推進法理“台獨”,使兩岸關係進入戰爭高風險期,重要原因之一是其斷定美國政府和軍方有支持他們的勢力,關鍵時刻會挺身而出。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