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2013年,尋找新平衡

http://www.CRNTT.com   2013-05-16 08:38:32  


 
  經濟運行機制發生新變化

  文章分析,在增長階段轉換的同時,中國經濟運行機制發生了一系列新變化,客觀上需要重新認識宏觀調控目標、手段和傳導機制。

  1. 全球經濟、貿易的相互影響明顯加深。在世界經濟穩定增長時,由於新興經濟體保持了更快速度的增長,中國出口結構發生積極變化。表現為一般貿易占比超過加工貿易,對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出口占比持續上升,已超過50%。

  國際分工的深化使世界經濟聯繫的緊密度持續提高,難以出現所謂的“脫鈎”現象。2012年初以來,歐債危機出現反覆,發達經濟體陷入低迷或衰退。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市場規模較小,對發達國家依賴程度較深,經濟收縮步伐明顯加快。其中,印度、巴西、土耳其等國家的GDP增速均大幅下降。中國對發達經濟體出口增長下降的同時,對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也出現同步甚至更大幅度的下降。這是中國出口增長大幅回落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以往的相關分析中,通常將外部環境視為中國經濟發展的純外生變量。2011年,中國經濟總量占全球份額達到10.5%左右,經濟增量占比超過20%。隨著中國經濟規模的擴大和對全球增長貢獻的上升,世界經濟中的“中國因素”日益凸顯。本輪經濟回調中,中國經濟減速、進口收縮對世界經濟和大宗商品價格均產生明顯影響。外需萎縮和內需收縮形成惡性循環,經濟下行壓力比預期更大。

  2. 地方政府投資擴張能力下降。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衝擊的過程中,地方投資快速擴張,為中國經濟在全球普遍低迷的情況下率先復甦發揮了重要作用。其投資資金主要來源於:投融資平台通過土地抵押等多種方式,從金融機構獲得巨額信貸資金;房價、地價持續上漲,為地方政府提供了大量土地財政收入;經濟增長回升,地方政府財政、稅收收入增幅逐季提高。

  2012年5月以來,黨中央、國務院相繼出台了一系列穩增長的政策措施。但與2009年相比,政策傳導不暢,效應低於預期。除了力度相對較小以外,主要原因在於地方政府財力不足,投資、配套能力明顯下降。一是房地產市場進入調整階段以後,房地產開發商減少土地購置,土地出讓金收入明顯下降;二是金融機構為規避風險,大幅縮減了對投融資平台的貸款;三是受速度效益型模式的影響,經濟增長逐季放緩,財政、稅收收入增長大幅回落。此外,由於前景不明,預期不穩,信心不足,風險約束明顯增強,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地方政府投資擴張。

  3. 出口競爭力出現下降跡象。近5年來,出口對GDP增速的貢獻平均為26%,年均拉動GDP增長2.5個百分點。而2012年前三季度,出口僅貢獻0.6個百分點,出口下降是增速放緩的主要原因。目前,鼓勵和支持出口的政策作用有限,除了全球需求疲軟外,一定程度上可能反映了中國出口競爭力的變化。

  從市場份額和出口增速看,似乎尚難得出中國出口競爭力下降的結論。中國海關統計,對發達經濟體和新興經濟體的出口份額基本穩定。根據美、歐自己統計,中國在美國市場份額今年微增,歐盟份額僅略降。但是,2012年以來FDI一直負增長,而且部分投資具有明顯的產業轉移性質;不少外貿企業反映,中國勞動力成本大幅上升,社保繳費過高;個別國際品牌關閉在華生產基地等。隨著中國要素價格上升,出口競爭優勢逐步由低成本向規模經濟、產業聚集效應轉變。當外部市場持續萎縮、內部市場不振時,規模經濟、產業聚集對成本上升的抵消作用也在減弱。上述因素的變化,可能預示著中國出口競爭力開始下降。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