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蔡英文趕搭民進黨兩岸交流班車防掉隊

http://www.CRNTT.com   2013-07-11 09:24:50  


 
  但現在形勢發生了較為明顯的變化。原先受到“獨派”批評的謝長廷到香港舉辦“紅綠研討會”,反應還不賴,就連蘇貞昌也為他緩頰,並在第一次“華山會議”作開幕詞時,“爭取執政”優先於“神主牌”,兩岸交流的主張似是有佔上風之勢。蔡英文躺在此時仍再不出聲,就有本來是自己的“利器”被他人奪走,自己卻陷於邊緣化的危險了。如果說,前段時間的“避靜”是正確的抉擇的話,現在再失聲,就是最大的失誤,在由謝長廷掀起的“交流熱”中,會被人視為“放棄政治生涯規劃”,到正式競爭階段再才出來,已是被人遺忘了。

  但以甚麼方式表達自己的觀點?以與謝長廷會面的方式,應是較佳的選擇。這不但可以掩蓋自己前一段時間“不敢投入爭論”的失誤,而且還可以爭取黨內同盟者的支持,為未來的“蔡謝結盟”打好基礎。或許,她將會以“吃小虧佔大便宜”的政治智慧,接受謝長廷的建議,自己不選黨主席,而轉為全力支持謝長廷選黨主席;換取謝長廷當選黨主席後,不選“總統”,但全力支持她選“總統”。

  更重要的是,蔡英文還可籍著肯定謝長廷舉辦“紅綠研討會”之舉,向中國大陸表態。本來,她邀請北京學者赴台進行專題演講就是“表態”的“肢體語言”,但在議題內涵方面卻是有保守之嫌:只談經貿,不願接觸政治議題。萬一她當真當選“總統”,這是並不足夠的。因此,選擇肯定謝長廷的“香港會談”,表達她也贊同民共之間進行政治議題的民間交流,就很有必要,並是適當的表態。

  蔡英文的背景較為特殊。一方面,她沒有國民黨人的“國共內戰”情結,可說是“沒有仇恨”;另一方面,她也沒有接受過“皇民教育”,並非是一個“死硬獨派”,而只是“台灣主權派”。因此,與中共進行交流,或許會比較沒有那麼多包袱。按此邏輯,不排除在蔡英文認為適當的時機下,也將會到大陸一趟。但時間需要拿捏得好,既要得到在政壇上“加分”的效果,又不能面對黨內“失分”。而這個時機或許是在當選黨主席,尚未正式就任時,就像二零零零年謝長廷要求到廈門市訪問的模式。倘她不參與黨主席競逐,則是在二零一五年民進黨“總統”黨內初選前的任何時段。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