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李培根:奔向世界一流的大學缺少了文明

http://www.CRNTT.com   2013-08-16 14:27:54  


 
  今天中國大學的教師,尤其是優秀教師與學生的距離拉大了。的確,在世界一流大學裡,教師的優秀很大程度上體現在他的學術研究水平上,但他們無一例外地都得走上講台,甚至還得專門留有與學生交流的辦公時間。反觀我們的一流教師,大學或者院系為了讓他們多出“成果”,讓他們很少甚至不講課。國外的大學教授授課時常與學生互動,而我們的很多教師,實際上把學生當成學習生產線上的產品或零件,或者說把學生當成學習的機器,他教什麼,學生學什麼。這種教育方式文明嗎?

  世界上的一流大學,無一例外地強調獨立精神和自由表達。

  2003年,哥倫比亞大學助理教授尼古拉斯.笛格諾瓦抨擊美國入侵伊拉克,103位眾議員聯署要求哥大校長李.柏林傑開除尼古拉斯。但柏林傑雖然對尼古拉斯言論強烈不滿,卻沒有辭退他。柏林傑認為:“在任何大學內,沒有什麼比思想和表達的自由更加可貴。”

  1952年,艾森豪威爾將軍任哥大校長時,參加學校教授們為他舉行的歡迎大會。他為有機會見大學的“雇員們”表示萬分榮幸時,突然,I.I.拉比教授(後得到諾獎)站起來說:“先生,教授們並不是哥倫比亞大學的‘雇員’。教授們就是哥倫比亞大學。”

  獨立自由之精神是大學的靈魂。當現實環境使得某些中國大學的領導、教授們,為了利益在政府官員面前唯唯諾諾,甚至不惜以原則為交易時,大學之魂也就隨之喪失。

  約200年前,洪堡就倡導科學研究與教學合一。此後,研究就成為一流大學不可或缺的任務,也是水平的重要體現。今天中國大學都認識到研究的重要性。不可否認的是,我們大學的研究中,科學與求是精神還是少了一點。大環境的因素(官員對研究資源的掌控,官員們的急功近利,收入分配問題等)使得教授們做研究的驅動力,主要來自功利。爭取項目時“有奶便是娘”,做項目時,想著如何能得獎。殘酷的現實使得研究者花很多精力去走關係。於是,研究活動及成果的評價中大大地增加了非學術因素。這其實是對科學與技術研究的腐蝕。這種現象即使在中國的重點大學裡也頗為普遍。更有甚者,有少數教授採取洗錢的方式,套取甚至貪污國家科研經費。雖說這種現象只是出現在少數教授身上,但畢竟在很多大學中並不鮮見,說明我們的大學離文明還很遠。

  當然,大學中各種文明,其實都要歸結於人的文明。大學中人的文明,首先應該體現在教育者的良心。當教育者真正懷著對生命的敬畏,對人的存在價值的尊重為師從教時,教育的文明才能得到最好的體現。然而,現實中大學不少教師,存在嚴重的功利化傾向,功利化又導致部分教師身上存在某種江湖氣。講功名利益,不講教育理想;講交易,不講原則;講個人發展,不講格調;講圈子,不講協同。這種現象不僅是缺少對學生的尊重,也缺少對自身存在價值的尊重。

  管理上,中國大學也存在文明缺失。本來制度就不健全,再加上國人靈活變通的特色,有些制度在權威人士面前,在現實面前顯得蒼白無力。此外,大學的行政化問題,早已引起社會的詰難。很多學者要謀一個“長”,這文明嗎?中國大學今後是不是更應該追尋文明?政府又如何給大學更好的追尋文明的環境呢?

  (作者為中國工程院院士,華中科技大學校長)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