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金融:穩定貨幣緊平衡預期的兩大秘笈

http://www.CRNTT.com   2014-02-11 08:40:47  


  中評社北京2月11日訊/2月8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了《2013年第四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證券日報發表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文章稱,根據對比前後兩期貨幣政策執行報告的措施變化,發現本期除了報告對國際形勢的判斷更加樂觀之外,無論是對國內形勢判斷還是未來政策取向都無太大變化,綜上得出,未來貨幣政策仍將是中性偏緊的。

  文章表示,值得注意的是,雖然下一階段貨幣政策取向的主要任務大綱和排序都沒有變化,但對任務的具體安排卻有諸多值得關注的新內容。如在利率市場化改革方面,有兩點值得關注:

  一是明確了在繼續推進同業存單的發行和交易的情況下,未來將考慮大額存單(CD)直接面向企業和個人。

  二是首次明確提出要“建立健全中央銀行的利率調控框架”,以便“強化價格型調控和傳導機制”,所提及的框架,其實就是筆者一直在呼籲的央行應盡快確立包括公開市場操作的政策目標利率在內的“利率錨”,這種嘗試在春節前央行允許地方分支機構開展 SLF操作、並明確給出利率上限就已露出了端倪。

  文章分析,《報告》中最值得關注的是“專欄 4 觀察市場利率變化的幾個視角”,其首次全面、客觀、公允地分析了“錢荒”、“錢緊”的真正原因及流動性的未來前景。

  多年以來(至少在2006年-2012年間),央行一直認為商業銀行體系的流動性總體較為寬裕,由此導致商業銀行對央行的調控不夠敏感。而自2013年6月份的“錢荒”之後,央行終於實現了其期望已久的商業銀行流動性的緊平衡。這種狀態得之不易,中央銀行不會輕易放棄,這種意圖從2013年央行開展的對3年期央票到期續作的“鎖長放短”操作上可以清晰顯露出來。

  的確,在成熟市場經濟中,央行僅僅通過利率的微小變化就能有效調控商業銀行行為,其“法寶”就是努力維持商業銀行體系對央行持續存在一個小的“負缺口”(必須依靠央行的流動性注入才能保持平衡,無論這個缺口如何的小,但必須有),這樣才能使央行的利率起到“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效果。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