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國民財富中的外匯儲備與紅利設計

http://www.CRNTT.com   2014-06-02 08:38:54  


 
  在正面作用方面,1978年以來,中國政府推動的改革開放釋放了巨大的紅利,有效地解放了生產力,並有效地抵制了各種世界經濟危機的衝擊。有效地增加了人民的財富。如漸進的增量改革的穩定機制、國家企業與銀行發揮國際競爭的優勢與危機的防火牆、國家經濟在防範短期化行為方面的重要作用、經濟發展注重五個統籌等(這方面的基本經驗,需要另外撰文專門論述)。這方面的最佳證明,就是歷年來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及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人均GDP)的增長,從中我們可以看到這些年間我們所創造的財富的增加。

  但是,另一方面,到目前為止,政府管制經濟的各種問題,也已經暴露了出來:一是腐敗問題損害國民財富的增長。到目前為止,權力價值觀已成為一種主流價值觀。很多優秀的生產力集中於政府部門,這極大地影響了國民財富的增長。二是政府失靈問題比較突出。政府失靈,導致很多宏觀調控與決策失誤,傷害了國家生產力。三是公有制為主體的產權制度下,制約了市場的作用;以此為基礎的信用制度,又導致了信用不對稱問題,這使得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四是2009年啟動的4萬億投資,主要採用的是政府注入方式,於是產生了許多“新國企”,這些“新國企”大幅擠壓了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的資源。五是大量的外匯儲備,本來應當是財富創造的重要環節,但是形成外匯儲備以後,並沒有形成新的生產力,而是形成了對社會財富的稀釋;同時,它又通過中投等方式,進一步投向了國有部門,加劇了經濟的不平衡性。

  以上這五個方面,也正是政府在財富創造過程中的負面作用的表現。當然,需要說明的是,每個國家基於其特有的國情,在這個問題上的具體表現會有不同。

  外匯儲備、國際貿易與國民財富增長

  文章分析,結合已經釐清的財富與價值概念,再來看中國經濟發展中的外匯儲備與國民財富問題,就會有比較清晰的結果。

  從實質上講,外匯儲備,是中國的生產力鏈條延伸到國外,換回的各種貨幣。在當今紙幣的流通規律下,紙幣本身已經不能成為財富儲藏的主要手段。比如,通脹就是紙幣流通的基本規律之一,它的存在,讓單純用紙幣儲存財富這一選擇充滿了貶值風險。

  紙幣產生的源頭,就是為了解決政府的開支困難的“王子贖金”,它也由此而成為一種國家機器。這種機器可以用在好的方面,如用於克服金本位幣下貨幣不足形成的“緊縮性陷阱”,再如用於刺激經濟增長和理順分配關係等。但是,貨幣同時也可以是統治者剝奪人民的工具,是經濟大國掠奪財富的手段,以及國家間進行貨幣戰爭的工具。具體到中國的外匯儲備問題,中國近4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是如何來的?是從2001年中國加入WTO開始,中國的對外貿易高速發展,貿易順差不斷擴大,至今積累起來的。而我們從財富的創造過程來看,中國人用體力、知識和自然資源創造的產品出口以後,並沒有形成循環,而是在外匯儲備處發生了斷裂。

  也就是說,這些出口產品並沒有參與新一輪的價值創造過程,而因為國家強制性的結售匯制度變成了外匯儲備。在沒有及時從國外購買生產力要素的情況下,國內的價值鏈條是呈萎縮狀態的。這種狀態無疑使有效供給下降,供需失衡,進而引發通脹。

  而從貨幣的方面看,出口企業從出口收入中換回了人民幣。但此時的人民幣已非彼時的人民幣,這時換回的人民幣,是被稀釋後的人民幣,它不能再購回原來的物品,因為物價上漲了。從操作程序上看,由於中國的外匯儲備是國家印刷貨幣向出口企業購買的,所以中國貨幣的發行量就隨之增加。雖然,人民很行上調準備金進行了衝銷,但是這一來一回,已經發生了結構的變化。

  因為,外匯儲備投向了國有部門——近幾年來,新發行的貨幣,基本上都投向了國有企業。主要原因在於2009年的4萬億刺激政策,它是從地方政府投入的。其結果如我們前文已經提到的,就是使中國產生了千萬個新國企,它們消費國家資源,讓中小企業融資受到嚴重擠壓。特別是在退出刺激政策時,由於信用不對稱和關係型融資的作用,使民營企業被強行收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