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透視九大新常態 謀劃明年新發展

http://www.CRNTT.com   2014-12-23 09:22:55  


 
  著實推動經濟結構的調整

  文章分析,在這九大新常態中,有關消費需求、投資需求、出口和國際收支、生產能力和產業組織方式、生產要素的描述,都與調整經濟結構密切相關。它不僅有內需與外需的結構,也有投資與消費的結構,還有產業結構、地區結構、所有制結構,等等。假如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目標的話,那麼,根據世情、國情的需要不斷調整經濟結構則是實現上述目標的途徑。而且,從長期看,只有合理的經濟結構才是保持經濟穩定增長的關鍵。

  調整經濟結構是一種動態演進過程中的結構優化,是從存量和增量兩個層面上的整體推進,而不是單純追求數量上的此消彼長。在這當中,一是應注意實現各種結構中各個組成部分的協同共進,不能強調某一方面而輕視甚至否定另一方面。比如,在內需與外需的關係上,擴大內需並不意味著外需不重要,而是對過去過分倚仗外需的修正,畢竟外需亦是促進經濟增長的主要因素之一,兩者同等重要才是內需與外需的辯證統一。二是應尊重市場經濟規律,避免“拔苗助長”。否則,就可能陷入畸形的經濟結構中,扭曲了資源配置。例如,前段時期不少地方以打造現代製造業為名,紛紛上馬光伏產業,造成產能嚴重過剩。因此,在調整經濟結構中,必須堅持市場經濟規律為本,政府引導為輔,這樣才能使經濟結構在調整中得到優化。

  不斷創新宏觀調控方式

  文章認為,九大新常態,不但直接觸及當前中國經濟發展中的矛盾與問題,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未來中國經濟發展的路線圖。準確把握新常態,其目的是要通過適應新常態而引領新常態。在這一過程中,政府的宏觀調控自然不能缺位。綜觀這九大新常態,都能見到政府宏觀調控的身影。近來,新一屆政府對宏觀調控方式進行了多方嘗試,比如區間調控、定向調控、微刺激等,可以認為是對新常態下宏觀調控方式的積極探索。

  在“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前提下,不斷豐富和創新宏觀調控方式,才有助於實現經濟的良性發展。由此,相對過去以需求管理為重點的宏觀調控方式,在新常態下,政府的宏觀調控應從需求管理向以供給管理為主、輔之需求管理的新的宏觀調控方式轉變,強調主動有為、底線管理、“微調”與“預調”相結合,區分經濟下行中的周期性因素與結構性因素,實現精准發力。一方面,針對周期性因素採取逆周期的需求刺激政策,實現穩增長,另一方面,對於結構性因素,加大供給管理的力度,通過定向財稅優惠、加快國企改革、有針對性的產業政策和區域政策等,以調結構來促增長,同時也有助於化解以高杠杆和泡沫化為主要特征的各類經濟風險。此外,面對複雜多變的經濟形勢,比如近期世界石油價格的不斷下跌及其後續影響,政府宏觀調控方式的有效性和前瞻性值得進一步重視。

  積極培育經濟發展的新動力

  文章指出,九大新常態的內容,不同程度地包含著經濟發展的新動力源,例如新興產業、服務業、小微企業作用更加凸顯,意味著產業結構的調整可以為經濟發展增添新的動力源。而且,近幾年中國經濟發展中出現的一些新跡象,像電子商務的迅猛發展,就預示著這些新的動力源已經或正在形成。這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經濟發展動力正從傳統增長點轉向新的增長點”,體現了對新常態下經濟發展的準確判斷。

  對新動力的培育,主要是三個方面。第一,優化已有的動力,提高其動力作用效果。例如,實現傳統服務業向現代服務業的轉移,推動低端製造業向中高端製造業邁進,在舊的消費格局中不斷挖掘以民生為主題的新的消費熱點,等等。第二,審時度勢,適時推出新的經濟增長點。“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新設天津、廣東及福建3個自貿區以及亞太地區的互聯互通等,都可成為經濟發展的新動力。第三,也是要特別提及的,培育新動力,創新是關鍵,它不僅包括技術創新、產業創新和管理創新,更包括了制度創新。緊緊圍繞著新的增長點,通過制度創新來釋放改革紅利,應是最重要的新動力。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