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黃梅波:台灣設置的壁壘讓兩岸金融合作難深入

http://www.CRNTT.com   2015-08-02 00:09:23  


  中評社香港8月2日電(記者 張爽整理報道)廈門大學經濟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系教授黃梅波和廈門大學經濟學院國際經濟就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與兩岸金融合作問題在第六屆台灣研究新跨越學術研討會上發言,她認為,台灣單方面的抗拒、當局設置的種種壁壘是兩岸金融合作難以深入的關鍵原因。

  黃梅波指出,從改革開放開始,海峽兩岸的經貿活動和金融合作相繼展開,兩岸金融合作在政策的推進下循序發展。但是,從2013 年簽署《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後不久,兩岸關係和金融合作直轉急下,《服貿協議》在台灣遭遇了最嚴格的審查,且受到多方力量的反對和阻撓,此後近兩年的時間裡也更是無實質性協議簽署。

  黃梅波說,時至今日,大陸方始終在為改善兩岸關係、促進兩岸經貿金融往來積極主動地斡旋奔走,而《服貿協議》在台灣遭到嚴重反對使得兩岸金融合作變冷,她指出,兩岸經貿以及金融合作存在的關鍵問題在於:

  一方面,兩岸金融合作受制於技術和制度方面的局限。大陸台灣雙方仍然通過香港的金融機構進行人民幣清算,原因之一是大陸目前仍實施資本賬戶管制,出於管理的需要,境外人民幣清算服務主要只能通過香港金融機構清算,二是香港相較於大陸人民幣管理辦法較成熟完善。此外,兩岸金融監管法律法規不協調不對稱,這必然會成為雙方金融合作往來參與者的擔憂和顧慮。再者,兩岸的語言文字使用不同,金融業統計口徑、會計準則、專業用語的習慣和規定也不同,這給雙方的合作中基礎的交流也造成了一定的阻礙。

  另一方面,台灣單方面的抗拒、當局設置的種種壁壘是兩岸金融合作難以深入的關鍵原因。由於兩岸政治互信不足,政策性的障礙成為影響金融合作的重要因素,例如:市場准入資金要求高、市場准入審批嚴苛、以及在法律或具體行政審批上加限制性條件等等。

  另外,台灣對於市場開放對當地金融企業的衝擊擔憂過重,保護心理過強,就兩岸金融總體開放程度而言,雙方對銀行業的開放最高,其次是保險業、證券業,且台灣方面對大陸的開放程度要遠遠低於大陸對台灣的開放。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