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智庫雜誌:探尋兩岸最大政治公約數

http://www.CRNTT.com   2015-09-13 00:08:25  


 
  從上述分析我們不難看出,“一中共表”與“一中各表”有如下區別:

  第一,前者強調“求同”,後者則著重於“存異”。兩者的出發點和思維模式明顯不同。

  第二,前者積極尋求兩岸的政治定位,為打破兩岸政治僵局探求兩岸最大的政治公約數,推動統合、共議統一。後者卻消極保守,使兩岸在政治上無法深入交集,各說各話,政治基礎薄弱;島內更由此形成“不統、不獨、不武”的政策禁錮。其後果是迷失發展方向,致使人心渙散,台獨勢力死灰復燃,成為和平發展的最大障礙。

  由此,可以看出“一中共表”是兩岸關係的理論創新與實踐過程中提出的積極論述,無疑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它也有不足之處,主要問題在於所謂相互承認對方是“憲政政府”上。雖然張亞中先生指出這兩個“憲政政府”是在“整個中國”的大框架之內,但“憲政政府”的意涵裡不僅包括實際管轄權,也有獨立政治實體的意涵。這在實踐中可能會帶來某些不可估量的嚴重後果,如在國際上動搖“一個中國”原則;更如學者所言,由於“一中之內兩國並立”,客觀上將會形成“特殊兩國”,成為台獨分裂勢力的口實等。

  我們認為,“一中共表”雖然有實踐上的各種顧慮,但不失為一個至關重要的努力方向。兩岸的政治定位問題,終歸要通過政治對話、政治談判來解決。在對話和談判中,雙方共同尋求兩岸都可以接受的關於“一中”的共同表述,也就是尋求最大的政治公約數。我們說,“共表”應該看成是兩岸共同探尋如何建構“一中”的過程,從目前兩岸的政治現狀看,這是一個漫長的共議共構共塑共建過程。兩岸作為共議共構的主體,通過平等協商,打破舊的政治架構,共同締造一個繁榮、富強、民主、文明的新中國。以共同締造的方式來實現“一中共表”,這是目前看唯一可行的通過政治對話與談判,達成兩岸共識的理論論述與實踐模式。

  最後我們要說,提出和創造理論是重要的,但能夠把握理論,將之運用於現實的社會實踐之中,才是真正有意義和了不起的。洪秀柱堪稱了不起:首先是她敢於面對現實,提出“一中共表”,形成島內熱議“一中”的氛圍,衝破了台灣政界和思想界的“一中”禁忌。第二,是她敢於突破國民黨延續多年的政策論述框架,提出新的兩岸政策,大膽革新的行為。第三,是她敢於探索兩岸最大的政治公約數,體現出共贏思維的特點。就此而言,不論洪秀柱在明年的選戰中是輸是贏,她都將不同於一般政客,而獲得政治家的稱譽。因為,政治家與政客最大的不同,就在於是跟著民眾走,還是引領民眾走向歷史的正確方向!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