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人口政策要還權於民,造福於民

http://www.CRNTT.com   2015-10-19 07:44:26  


 
  除了非洲等晚發展國家和地區,全球社會都經歷了快速的人口轉變和生育率下降,都先後轉變成為“低生育率人口”(TFR低於2.5),年輕人口增長乏力同時老年人口更加長壽,這種失衡的人口發展態勢給“少子化國家”和“超高齡社會”帶來了多方面的深遠挑戰。歸根結蒂,一是發展動力問題,二是社會和諧問題,三是人道主義問題。中國也不例外。

  首先是低生育率導致經濟發展動力不足。目前,中國開始要面對經濟增長率下滑的新常態。其中人口結構的負向變化所帶來的長遠挑戰不可忽視,2004年前後中國出現民工荒,近年蔓延到用工荒、兵源荒等,中國已經過了“劉易斯拐點”。2012年開始勞動年齡人口每年減少200-300餘萬,勞動力無限供給的人口紅利格局被人口負債格局所替代。長期的低生育率將加劇年輕人力資源供應不足問題。

  其次是低生育率導致社會基礎結構——人口結構失衡——誘發社會不和諧不穩定。找不到對象的男性人口可能演化為對社會有危害的“狼性人口”。

  再次是低生育率帶來了大面積的人道主義問題。獨生子女家庭面臨著失獨、空巢、養老等風險。失獨家庭普遍存在著精神痛苦、老無所養的困難,他們會提出權利訴求。因為少子化和長壽化的“蹺蹺板效應”導致少子老齡化的失衡發展。老無所養、老無所依問題將蔓延。

  全面放開二孩是對單獨二孩政策的改革深化,但離全面放開生育仍有一步之遙,本質上是不徹底的改革也是滯後的改革,離全面鼓勵生育更有幾步之遙。在中國低生育率問題積累多年之後,正確的選擇是在全面放開生育背景下及時大力鼓勵生育,更不要說全面放開二孩了,可謂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大勢所趨,越早越好。可以說,全面放開二孩為期不遠,指日可待。

  結構失衡、關係斷裂的人口將導致“人口內爆”和社會危亂。“十三五”人口發展要高度重視人口平衡發展的客觀規律,重視人口發展的代際平衡、人口發展的性別平衡和人口發展的地區特別是城鄉的平衡,採取適度老齡化戰略、男女人口平衡發展戰略和適度城市化戰略。

  “國家人口振興計劃”應該基於一個基本的認識,中國的人口危機源頭在生育的少子化,繼而波及到人口的少勞化(勞動年齡人口甚至經濟活動人口供給減少)和老齡化。生育問題的經濟含義是當嬰兒成長為合格勞動力之前家庭和社會是否有能力應對?如果有能力撫養和培育就不是問題,如果沒有能力,才成為問題。但即便是撫養能力問題,也不一定非要從生育控制入手。低生育率甚至超低生育率是強國大患,中國不要再在低生育率的成績簿上沾沾自喜了。無論是在什麼經濟體系中,自由自主的生育才是合乎天道和人道的正確之道,政府可以運用經濟和文化力量加以引導,但無論出於什麼理由也不應從行政上強制,更應明白權力和權利的邊界。保護公民權利、促進公民福祉是真正為人民服務的政府的天職和使命。

  文章提出,在低生育率成為人口新常態之後,“繁榮人口,強盛中華”應該成為時代強音。

  首先,不僅要還權於民,而且要造福於民,堅決保護和優化人口生態。停止生育控制,廢除一切生育指標做法,廢除社會撫養費制度。這是做減法。其次,要實施自由自主生育,鼓勵生育、不限多胎。對不同胎次生育逐級提高獎勵,如延長法定產假、發放嬰兒成長金、牛奶金、教育金等等,有困難的家庭可以申請特別補助。這是做加法。再次,為挽救人口衰落態勢,盡一切努力為人口發展開綠燈。不提倡流產,禁止大月份引產。愛護胎兒就是保護我們的未來。最後,對失獨父母、空巢老人、失能老人、無偶青年厚愛有加,建構起全方位社會福利保障制度。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