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専譯:外媒看中國十三五規劃 精簡又環保

http://www.CRNTT.com   2015-11-02 00:37:49  


(圖片來源:外交政策)
  中評社香港11月2日電(記者 高映竹編譯報道)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於上周閉幕,全會審議通過“十三五”規劃。習近平率領中央領導層,總結過去5年中國發展的經驗,務實制定了任內首份五年規劃,為中國未來的長遠發展指明方向。當前全球政治、經濟挑戰不斷湧現,世界經濟增長乏力,中國經濟也進入高速發展後的調整期,這一份規劃的出台引起了世界範圍外媒的關注。美媒《外交政策》評論文章指出,中國經濟正走向更安全、可持續的發展模式,且比預計時間更早地實現了能源的限量限排。儘管面臨增速放緩,中國(領導人)還是能夠繼續履行發展清潔經濟的承諾。評論員基思·約翰遜指出,中國需要在“能源使用”和“控制污染”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且需努力保持平衡。

  全文編譯如下。

  中國經濟正向更安全、可持續的經濟發展模式轉變,比預計時間更早實現能源限量與限排。

  中國未來的五年計劃將繼續努力轉變原有的經濟發展模式,從重污染粗放型走向更加清潔與綠色環保,這將對全球環境和能源市場產生重大影響。

  上周中國“五中全會”審議通過該國第13個五年計劃,繪製出從2016年開始到2020年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規劃藍圖。這是習近平在任期內打造的第一份五年規劃,根本目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實現中國共產黨“第一個百年目標”。

  明年年初,規劃才會被正式實施,該規劃指為實現更加良性、健康、可持續的經濟增長,減少重工業比重,加碼服務業,並重新致力研究環境和開發清潔能源問題。中國官員透露,最新終極版本藍皮書,甚至有可能頒佈更加嚴苛的措施,例如規定煤炭消費上限,燃煤發電廠禁制令,或者在全國範圍內推出一項新的節能減排計劃。換句話說,近四十年不惜一切代價的高速增長之後,中國領導人似乎有意正式推出“新常態”,倫敦經濟學院研究人員稱之為“中國轉型”。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這一年中國經濟遭遇逆風,增長率低,但是中國領導還是重申了要繼續發展清潔經濟的承諾。中國今年一直在努力實現7%的GDP增長目標,但這相較於本世紀初起中國每年公佈的經濟兩位數的增速來說,已是巨大的跌幅。“綠色承諾不是政治門面,它是引導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走向可持續發展的指路標。”中國領導人這樣說道。

  “在這一征程中確實存在根本且強大驅動力,並且可以(在可持續發展的政策上)加快步伐。”世界資源研究所高級政策分析師保羅•約菲表示道。世界資源研究所是一個非營利性機構,致力於能源的可持續利用和環境政策。

  大約再過一個月,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將於巴黎召開,中國在此時宣佈這樣的轉變就顯得尤為重要。屆時所有國家將試圖以政治意願的方式號召大家抑制溫室氣體排放,控制氣溫升高。中國,長期以來被西方國家稱作是“不環保發展”的範例,還稱其阻礙了六年前哥本哈根峰會上提出的應對氣候變化的全球行動,而如今,中國政府卻已被廣泛看作是一種倡導環保政策的“教科書”。

  “巴黎氣候大會即將到來,我們認為,中國此番行動的可信力是個關鍵因素,其二,它也成為美國國內輿論的焦點。”約菲表示。因為長期以來,美國共和黨議員就多番阻撓奧巴馬政府在“節能減排”實現環保經濟上的努力,還將矛頭指向中國。“現在看來,這樣的說辭真可謂是強詞奪理。”約菲說。

  當然,中國的“新發展方向”對於某些人來說也可能是壞消息。比如說,一些在美國或者澳大利亞的煤礦工人,他們指望能夠成為中國長期穩定的煤炭供應源,卻發現他們最有希望的潛在市場在慢慢蒸發消失。和煤炭業一樣遭遇的還有石油業:中國正慢慢減少對石油的需求,讓不少“石油大亨”叫苦不迭,尤其是一些美國的油田。

  中國“十三五”規劃建議”的全部細則將在明年年初公佈。但“十三五”全會公報對此次為期四天、200多名中央委員參與的五中全會四天議程做了總體梳理,總結出習近平同其他政治局領導人共同決定部署中國的方向。他們同意“加速” 發展新型經濟,實現產業結構優化調整,淘汰產能過剩行業,發展服務業;同意促進“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文明發展”和“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還決定要促進“低碳能源系統”發展,這其中包括通過國家碳交易計劃,並承諾增加“環境保護”。

  如果中國在未來幾年能夠“按計劃執行”,那麼它很有可能轉化為一個可持續發展經濟體,能源使用量和溫室氣體排放量也能保持穩定。這並不意味著中國能突然夠削減其能源消耗量或大幅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量,就像美國已經完成的那樣。但它確實意味著中國可以實現自己的訂下的目標,穩定排放,遏制煤炭使用量,而且這比預期要早的多。按照原本預計,中國還要持續增加碳排放量至少至2030年,煤炭消耗量也在至少10年內持續增長。而然,中國炭耗量已開始減少。

  事實上,從過去的一年已經可以看出,中國的經濟增長並不一定等於大規模的能源消耗和污染。儘管保持7.3%的經濟增長速率,但去年煤炭消耗和生產量卻在下跌(煤炭是溫室氣體的主要來源)。當然今年兩項指標都會下滑。

  中國國家能源局最高官員本周在煤炭行業座談會上表示,政府可能把嚴格限制煤炭生產和消耗量列入新的五年計劃。另一位國家經濟規劃委員會研究員表示,中國政府正在考慮一項禁令,徹底限制新建燃煤電廠。這些都比前兩年更容易實現,因為現在電力消耗平穩,很多燃煤電廠也無須全力運作,當然最終原因還是在於經濟增長的放緩和產能結構的調整。

  完成這一計劃目標需要中國領導人具備一種微妙的平衡能力,想辦法把如今的低增長經濟在短短五年內提升至“繁榮社會”的標準,還不能由於結業關門的鋼鐵廠,低效煤礦和倒閉工廠等等造成巨大規模的混亂。許多經濟學家認為,如果中國能夠實現經濟按比例縮小增長的目標,就可以再次利用其屢試不爽的補救措施,比如通過注資數十億美元來刺激投資建設,基礎設施和新興產業等。需要這種平衡能力的原因在於,具備環保意識的中國中產階級,被“喂飽了”污染了的空氣,他們的反抗很有可能會削弱社會的穩定性,但同時可能面臨失業的數百萬中國人的抗議也不可小覷。

  展望未來,希望中國最終能夠在能源使用量和控制污染兩方之間找到那個平衡點。那麼,中國領導人的下一個重大挑戰就是“保持住平衡”。

  “至於中國在經濟達至頂峰後會做什麼?他們是否有足夠強硬的政策以實現排放量的急劇下落?這些都是未來看點。”約菲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