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供給側改革應該側重改什麼?

http://www.CRNTT.com   2016-01-24 08:26:47  


經濟運行的一個顯著特征是供給與需求關係出現了新變化,要以此為契機,緊跟世界新技術革命的發展步伐,打造更加強大的新興產業,抵消傳統行業衰退對經濟增長產生的負拉動。
  中評社北京1月24日電/伴隨著經濟下行壓力的逐步加大,從去年上半年以來,為了穩增長相關部委先後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一度使股市和樓市借此機會又重新活躍起來,有人就此提出“穩增長的主力軍仍是房地產”、“穩增長就要穩股市”等觀點,似乎經濟穩增長沒有別的更好辦法,只能走股市、樓市“雙輪驅動”之路,直至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供給側改革”後才統一了思想認識。

  中國經濟時報發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辦公廳副巡視員、資產管理辦公室主任徐鵬程文章分析,抓改革應該側重什麼?

  樓市再難承擔穩增長的重任,不應為其增加更多職能

  回望2009年一季度,由於前一年度全球性金融危機的影響,市場化GDP一度降到6.1%,為了穩定經濟增長國家出台了多項促進房地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房地產迅速回暖,帶動了經濟的增長,2009年四季度GDP增長率達到了10.7%。然而自去年下半年以來,GDP增速在7%左右徘徊,重新刺激房地產,能否再創經濟增速高漲的奇跡呢?

  答案是否定的。一方面,當時經濟快速回升是多種政策措施共同作用的結果,房市只是其中的一項;另一方面,當前所面臨的經濟形勢與2009年初有很大不同,那時候經濟發展最大的問題來自外部,而現在則來自於內部,在內部經濟結構矛盾突出、內需不足的情況下,單靠房地產發力,既無法解決經濟運行中的深層次問題,也無法促成經濟的快速增長。

  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房地產市場的投機需求已被抑制,發展逐步趨向理性,但仍然面臨需求不旺、空置率居高等結構性問題,因此,去庫存就成為調整和優化房地產健康發展的重要舉措。

  股市不全是經濟的“晴雨表”,無力支撐整個經濟

  股市與經濟增長雖然存在較多的關聯性,但從近年來股市發展的實踐看,其直接拉動經濟的作用也很有限。2007年10月中國股市開始了長達7年的“熊市”,上證指數由6100多點跌至1600多點,但同期中國GDP增速卻高達9%以上,這說明股市並不總是經濟的“晴雨表”,它與經濟發展的關聯性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和制約。

  按照資本市場的設計規則,股市可以促進經濟的發展,為實體經濟“輸血”,但前提是資本市場必須規範、市場機制必須健全,在市場發展還不完善的情況下,股市就會片面地強調融資功能,促使企業的經濟行為短期化,政策市、資金市、杠杆市應運而生,“輸血”變成“抽血”,股市再繁榮,成果不能落實到實體經濟上,對整個經濟的貢獻就是有限的,憑借現有股市的一己之力挑起穩增長的重任,實在看不到出路在哪裡?因此,下大氣力來規範中國的資本市場任重而道遠。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