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中評智庫專訪:王逸舟評點中國外交

http://www.CRNTT.com   2016-02-20 00:06:47  


國際關係學院。(中評社 楊犇堯攝)
 

  問:如何評價中美、中俄這兩個重要的雙邊關係在過去一年和未來的發展?

  2016年是美國大選年,對華強硬派在今年湧現將不可避免。當中國已經成為全球重要角色,美國對於新時期如何處理中美關係仍然處在一個大辯論的階段,未來,美國的對華政策具有不確定性。

  但對中國而言,對美關係仍然是我國最重要的雙邊關係,從鄧小平時代以來的經驗看來,穩住中美關係就能穩住亞太地區的總體格局,這包括中國周邊的台海問題、中日關係、朝核以及南海問題,而只要當中美關係出現錯位,這些一系列的周邊關係都會連帶出現問題。

  無論中國還是美國都很清楚雙方對於彼此的重要性,美國勞工部的最新一項數據顯示,中國在去年12月超過加拿大成為美國的最大的貿易夥伴,中美雙邊貿易額已經超過5500億美元。

  既是最大的貿易夥伴,又是最大的債權人,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即便和美國有不同的意識形態、社會和政治文化,即便2016年美國選出了對華強硬派總統,在處理中美關係時也會十分慎重。但經過初期的強硬之後,美國的對華政策仍然會回到互利及合作的正軌,而中國需要做到的,仍然是“聽其言,觀其行”。

  中美在人權、貿易、台灣和西藏等傳統領域已經構建起有效的管控機制,但在涉及譬如空間、海洋和網絡等只有大國才能夠駕馭的“高邊疆(如外空、極地和電子等領域)”往往容易出現誤判,這些領域的誤判往往是牽一髮而動全身,值得兩國政府高度警惕。

  享有4300公里邊界的中俄關係是互補和信任的關係,這一邊界的穩定是中國實現現代化及開展“一帶一路”戰略的重要基石。中俄兩國從鄧小平時代開啟邊界談判,最終在江澤民和胡錦濤時代完成劃界,從此由毛澤東時代後期的緊張對峙轉變為現在幾乎不設防的旅遊邊界,此外,俄羅斯的能源、航天和軍工技術也是中國目前發展仍然需要的。

  但中國與俄羅斯必須是“結伴而不結盟”,俄羅斯和中國作為兩個獨立大國,兩國在治國理念、社會經濟結構和全球治理等問題上,契合度其實遠遠不及中國同美國、日本以及其他西方國家,這是現實問題。

  有國內左派人士提倡以中俄聯盟來對抗美國,屬於冷戰思維的重現,中俄關係應該是和而不同、鬥而不破,而不是以中俄走近來對抗美國和西方國家。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