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去產能政策須抓好兩大關鍵問題

http://www.CRNTT.com   2016-03-15 08:14:44  


  中評社北京3月15日電/“去產能”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三去一降一補”五大殲滅戰的首要任務。目前,中國產能明顯過剩,大量僵屍企業占用人財物等各類資源,成為制約經濟發展的“攔路虎”。2014年,中國工業總體產能利用率僅為78.7%,鋼鐵、煤炭、水泥、造船等多個行業已經陷入嚴重產能過剩。化解過剩產能應拓寬思路,優化激勵機制,加快破產清算案件審理,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嚴控新增產能,抓好資產處置和人員安置兩大關鍵問題。

  一、中國工業產能利用總體處於過剩狀態

  中國證券報發表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鄒蘊涵等文章介紹,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工業實力極大增強,2010年,中國超越美國成為全球製造業第一大國。當前,在世界500多種主要工業品中,中國有220多種產品產量位居世界第一。

  2014年,中國工業總體產能利用率約為78.7%,處於近4年來的較低水平,不少行業的產能利用情況令人擔憂。據有關統計顯示,中國有19個製造業行業產能利用率都在79%以下,有7個行業的產能利用率在70%以下,屬於嚴重過剩狀態。產能利用率過低的行業範圍已經從鋼鐵、煤炭、水泥、電解鋁等傳統行業擴展到光伏、風電等新興產業 .

  按照國際通行標準,產能利用率超過90%為產能不足,79%-90%為正常水平,低於79%為產能過剩,低於75%為嚴重產能過剩。據此判斷,目前中國工業總體處於產能過剩狀態,部分行業已經屬於嚴重產能過剩。

  (一)鋼鐵

  1996年,中國粗鋼產量突破1億噸大關,首次成為全球第一產鋼大國,此後粗鋼產量持續增加,國際鋼鐵協會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粗鋼產量高達8.227億噸,占世界總產量的50.0%,是日本粗鋼產量的7.4倍,美國的9.3倍,印度的9.9倍,俄羅斯的11.6倍,巴西的24倍。2015年中國粗鋼產量為8.038億噸,同比下降2.3%,近30年來首次出現下降。從產能利用程度來看,包括粗鋼在內的鋼鐵行業產能過剩從2011年開始明顯加劇。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的統計,2015年中國粗鋼產能利用率僅為67.0%,較2010年下降15個百分點,比全球平均水平低約3個百分點,處於嚴重產能過剩狀態。

  (二)煤炭

  根據《BP世界能源統計年鑒2015》,2014年中國煤炭產量38.7億噸,占世界總產量的46.9%,占世界總消費量的50.6%,均高居世界第一位。隨著中國經濟下行壓力不斷加大,大氣污染防治和應對氣候變化受重視程度不斷提高,煤炭行業發展面臨極其嚴峻的挑戰。據國家統計局和海關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煤炭產量37億噸,同比減少1.7億噸;煤炭銷量達35.13億噸,同比減少1.91億噸;全年煤炭淨進口1.99億噸,煤炭供求過剩超過3.86億噸。根據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的數據,截至2015年底,全國煤礦總產能規模為57億噸,其中,正常生產及改造的煤礦39億噸,停產煤礦3.08億噸,新建改擴建煤礦14.96億噸,煤炭行業產能利用率進一步下滑至64.9%。全國已出現大面積的煤礦停產、限產,西南地區停產煤礦占70%-80%,即使資源賦存條件好、煤質優、開採成本較低的內蒙古鄂爾多斯地區的煤礦也出現一半左右的停產。

  (三)水泥

  2014年,中國水泥產量24.8億噸,占世界總產量的59.8%,熟料產能占世界總產能的56%,產量比位居第二位的印度高出約8倍,熟料產能比位居第二位的印度高出約7倍。但是,宏觀經濟形勢成為影響中國水泥行業發展的主要因素,特別是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狀況直接決定了水泥總體需求。在經濟下行壓力較大時期,水泥產能過剩問題更為突出。統計局數據顯示,2015年全國規模以上水泥產量23.48億噸,同比增速下降4.9%,是25年來的首次負增長;水泥總產能達到31.8億噸,產能利用率約73.8%。由於行業新增投資增長較快,整個行業的產能過剩仍在加劇。中國水泥協會預計,如果在建、擬建項目全部建成,按照需求和產能比例測算,水泥產能利用率將進一步降低為62.9%。

  (四)平板玻璃

  中國玻璃行業過剩的結構性特征十分明顯,普通浮法玻璃產能過剩,優質浮法比率偏低,僅為35%,玻璃的加工率僅為40%,而世界平均水平約55%,發達國家達到80%以上,這導致中國每年還要進口不少高科技玻璃產品。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平板玻璃產量7.39億重量箱,銷量5.25億重量箱,產出過剩2.14億重量箱;平板玻璃總產能達到10.87億重量箱,產能利用率僅為67.99%。中國建築材料聯合會調查顯示,全年全國浮法玻璃生產線冷修或關停數量達42條,行業停窑率從2014年的16.3%上升至2015年的30.5%,全年全行業開工率不到七成。

  (五)電解鋁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電解鋁生產和消費國。根據國際鋁業協會的統計,2014年中國電解鋁產量約占世界總產量的52.1%,消費量占比超過51%。但是,國內電解鋁產能嚴重過剩,2015年電解鋁累計產量3141萬噸,比上年減產達500萬噸,占全部產能的12%以上,產能利用率約為75.4%;2015年全年主要鋁加工企業平均開工率降至77.4%,低於2014年7.6個百分點。另據有色金屬協會研究顯示,截至2014年底,中國企業產能利用率為78.4%,低於全球電解鋁企業產能利用率4.2個百分點。

  (六)造船業

  2014年中國造船完工量、新接訂單量、手持訂單量分別占世界總量的39.9%、46.5%和47.2%,是名副其實的世界造船大國,但在全球造船業動蕩調整的背景下,中國造船業產能過剩壓力十分突出。工信部統計顯示,2015年中國造船業三大指標兩降一升:全國造船完工量同比增長7.1%,新承接船舶訂單量同比下降47.9%,手持船舶訂單量同比下降12.3%,造船產能利用率不足70%,低於同期全球造船平均產能利用率6個百分點。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調查表明,國有船廠由於手握軍工訂單情況稍好,大多數中小型船廠開工率不足30%。中國具有競爭優勢的散貨船需求量急速下降,而超大型原油船、超大型集裝箱船、液化天然氣船等雙高船型在整個市場需求結構中所占比重明顯提升,需求的結構性變化加重了行業產能結構性過剩程度。

  (七)多晶矽

  2008年金融危機後,在國內外產業環境低迷以及歐美對中國光伏進行雙反調查的影響下,光伏上游的多晶矽行業隨之陷入需求減弱、產能過剩的局面。2012年,全球多晶矽產能42.9萬噸/年,而實際的產量和需求量僅為23.6萬噸和23萬噸,遠低於產能水平;同期中國國內多晶矽產能為20.1萬噸,實際產量、進口量和需求量分別為6.3萬噸、8.2萬噸和15萬噸,產能利用率僅31.3%。可以說,國內多晶矽行業生產成本較高導致市場競爭優勢不足,大量建成產能直接變為無效產能,從而出現了產能嚴重過剩、每年卻又有超過一半的需求量需要進口的怪象。2014年起,隨著國家政策扶持,光伏市場需求改善,多晶矽產品價格上升,多晶矽行業再次進入繁榮期。根據中國有色金屬協會數據,2015年國內多晶矽產量達到16.9萬噸,總產能約18.5萬噸,全年產能利用率達到90.9%。因此,多晶矽行業屬於典型的階段性、結構性產能過剩行業,其產能利用狀況與光伏產業發展情況緊密相關。

  二、過剩產能難化解的多重原因

  文章分析,過剩產能難化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國內外宏觀環境的影響,有各方參與主體利益動機的影響,還有體制機制、管理方式、發展方式等深層次原因。

  (一)國內外需求轉弱使得產能過剩矛盾愈加凸顯

  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全球經濟進入低速增長階段。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數據,2000-2007年全球GDP年均增長4.5%,而危機之後的2008-2015年,全球GDP年均增速則放緩到3.3%。中國企業面臨的外部需求已經明顯減弱,中國外貿出口增速由入世前十年的20%以上,近幾年回落至個位數增長,2015年外貿出口甚至出現了2.8%的負增長。同時,國內宏觀經濟下行壓力越來越大,2012年全國GDP增速首次降至8%以下,2015年更是首次低於7%。國內市場需求持續轉弱,住房和汽車兩大消費龍頭已經逐步走出“黃金成長期”,與之緊密相關的鋼鐵、水泥、玻璃等行業的產能過剩情況迅速加劇。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