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夯實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礎

http://www.CRNTT.com   2016-05-16 07:48:04  


從整體上看,中國經濟發展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經濟韌性好、潛力足、回旋空間大的基本特質沒有變,經濟持續增長的良好支撐基礎和條件沒有變,經濟結構調整優化的前進態勢沒有變。
  中評社北京5月16日電/當前,中國進入了經濟發展新常態,這是中國經濟向形態更高級、分工更優化、結構更合理的階段演進的必經過程,經濟發展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並沒有變。但受國內外各種因素影響,中國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經濟增長速度逐步放緩,經濟轉型升級的挑戰不斷凸顯,一些領域困難和風險漸次加大。“十三五”時期,我們要取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戰勝利,加快從經濟大國向經濟強國邁進,必須咬緊牙關,下決心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有所突破,進一步夯實中國經濟長期持續向好的基礎。

  一、經濟呈現四個“中高” ,運行處在合理區間

  《紅旗文稿》發表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教研部主任張占斌文章表示,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當前中國經濟下行壓力較大,但國民經濟運行總體穩中向好、穩中有進、變中有新、變中有突破。特別是經濟在波動中保持平穩增長的同時,經濟結構優化升級,經濟質量不斷提升,經濟發展亮點紛呈,經濟向好態勢基本穩固,呈現出四個“中高”的鮮明特征。

  1。經濟增長緩中趨穩,保持中高速增長。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按可比價格計算,2016年一季度GDP總量為15.85萬億元,同比增長6.7%,同比增長幅度下降了一個百分點,但仍然在年初預計的6.5—7%目標範圍內,這樣的增速在世界各國中仍然名列前茅。以經濟增長6.7%相應的不變價增加值而言,一季度GDP增量達到9851億元。另外,一季度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8%,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名義增長10.7%,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同比增長2.1%,國民經濟的各項總需求指標皆在“上限”“下限”的合理區間內,經濟增長正穩步過渡到新的中高速平台。這樣的增長速度,在低迷的全球經濟中仍然是亮點,為全球經濟增長做出了突出貢獻,國際社會是看得到的。國際上有人出於種種目的,“唱衰”中國,我們不必太在意,要奮發圖強,努力把自己的事情辦好。

  2。經濟結構優化升級,邁向中高端水平。破土而出的新經濟蒸蒸日上,“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激發市場活力,推動產業結構轉型升級。今年一季度,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56.9%,比上年同期提高2.0個百分點,高於第二產業19.4個百分點,穩居國內生產總值的“半壁江山”。同時,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勢頭良好,快於一般工業。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全部規模以上工業比重持續提升,一季度同比增長9.2%。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等產業投資增速持續拉升,新能源汽車、工業機器人等投資更是呈翻倍的爆發性增長態勢。“中國製造2025”加快實施,三維(3D)打印、移動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的產業變革加快孕育,“互聯網+”行動計劃正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業深度融合,促進產業結構邁向中高端水平。

  3。經濟質量穩步提升,瞄准中高級方向。近年來,中國下決心淘汰鋼鐵、水泥、電解鋁、平板玻璃等落後產能,狠抓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構建生態文明新體制的進程加快。2015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下降5.6%。統計數據表明,2016年一季度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同比下降5.3%。化解產能過剩風險在加速,鋼鐵、水泥、電解鋁、平板玻璃、船舶等行業產能總量逐步向市場需求和環境承載力靠攏,資源綜合利用水平明顯提升,行業平均負債率保持在風險可控範圍內。國內企業部門的美元債務下降進程明顯加速,企業購匯意願上升,結匯意願下降,表內貸款和債券融資高增長,控風險能力和經營質量增強。“雙創”釋放了生產力,去產能和穩就業同時發力,城鎮新增就業穩步增加,失業率保持基本穩定。隨著“雙創”的引領,“互聯網+”、分享經濟等加速發展,就業的總量和質量正在實現“雙提升”。

  4。城鄉差距逐步縮小,跨入中高收入行列。2015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7.4%,快於經濟增速。今年一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619元,同比名義增長8.7%,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5%。從2015年的年度數據來看,按照目前的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水平,中國的人均GDP已經達到8000美元左右,已跨入中高收入國家的新階段。此外,一季度,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為3578元,同比增長9.1%,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7.0%。城鄉居民收入倍差為2.59,比上年同期縮小0.02,城鄉居民的收入差距在逐步縮小。數據表明,廣大人民群眾共享經濟改革發展成果的進程在加快、程度在加深。

  上述四個“中高”表明,中國經濟增長是有底氣的,前進的方向是正確的。從整體上看,中國經濟發展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經濟韌性好、潛力足、回旋空間大的基本特質沒有變,經濟持續增長的良好支撐基礎和條件沒有變,經濟結構調整優化的前進態勢沒有變。

  二、國內外環境錯綜複雜,困難與挑戰仍然嚴峻

  文章認為,當前,國際經濟仍存在很大的不平衡性、不確定性,制約國內經濟穩定運行的一些深層次問題和矛盾在凸顯,需要直面對待。全球經濟放緩,我們難以獨善其身,也難以一枝獨秀。

  1。世界經濟復甦遲緩,總體趨勢可能繼續下行。世界經濟總體上處於國際金融危機之後的深度調整期,復甦動力依然不足,增長勢頭脆弱,前景很不明朗。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4月12日發布的報告預計,2016年世界經濟增速為3.2%,低於三個月前所預計的3.4%,為近6年來的新低。有些預測機構甚至認為應該下調到3%以下。美國經濟從金融危機恢復以來不溫不火,近年在3%左右徘徊,貨幣調整面臨著風險和不確定性。歐元經濟區在2014年由負增長轉為正增長,但一直低於2%的水平。德國和法國略好些,但也面臨幫助歐洲其他國家的經濟負擔。歐元經濟區短期內看不到復甦的曙光。日本經濟長期乏力,深陷通貨緊縮的泥潭。俄羅斯、巴西長期依賴能源,近年日子非常難過,經濟增長下滑嚴重。從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的角度看,各種大宗商品價格在起伏波動中深度下跌,國際石油價格持續低迷;金屬礦產品價格,從2011年時的高位下跌了一半左右。這些都表明,世界經濟增長趨勢仍在下行之中。

  2。國際金融危機尚未真正結束,存在危機重現的可能。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全球各種危機不斷,2009年始發的歐洲債務危機到目前尚未結束,中間伴隨著中東、北非國家的政局動蕩和內亂,以及全球大宗商品價格暴跌、新興市場經濟體經濟快速下行、匯率貶值等等。隨著全球大宗商品價格的暴跌導致企業利潤暴跌,資源和能源輸出型國家的財政收入下降,居民收入下降,投資能力下降和需求下降。新興市場經濟體依靠擴張的貨幣政策,將帶來新一輪全球貨幣的競爭性貶值,而這些國家對匯率干預能力的削弱,匯率、股市和其他金融資產價格未來數年依然存在繼續暴跌的可能,存在引發新一輪國際金融危機的風險,可能使得中國面臨不利的外部環境。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