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評分析:香港分離主義思潮的社會成因

http://www.CRNTT.com   2016-09-23 00:16:44  


今年8月,一批主張“港獨”的人士在特區政府總部外的添馬公園集會。(中評社 資料圖)
  中評社香港9月23日電(記者 莊恭誠)香港新一屆立法會會期下月開始。在今屆七十位當選議員中,出現了不少主張本土、自決的新人。相比起傳統香港政治的話語體系,這種情況稱得上意料之外;但是回顧過去幾年香港社會的整體氣氛,持這些主張的新丁成功走入議會,又可以說是早已有跡可尋。

  “港獨”的話題,社會近年討論不少。當十月新一批立法會議員宣誓就任,有關的言論有機會進一步登上立法會這一大雅之堂,相信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這一話題的熾熱程度只會有增無減。

  事出必有因。有人認為,這種分離主義的思潮之所以出現,源於特首曾於施政報告中主動提及,加上後來接連的高壓態度,令這一話題持續成為社會焦點,受到社會廣泛討論,以至今日有相當一部分選民投票給持相關主張的立法會候選人。不過若政府所說的話真的具有如此大的動員力量,相信香港很多社會問題一早都迎刃而解。因此,分離主義思潮在香港的出現,必須從深層次且多角度的經濟、政治、社會層面逐一探討。

  經濟增長動力不足 年輕人欠向上流動機會

  曾經的香港人,被認為是政治冷感,對時事或社會事務漠不關心,講俗點就是:“淨系識搵錢。”

  不過當新一代的年輕人發現,自己即使大學畢業、努力工作,亦因為住屋困難、社會結構僵化等問題而看不到出路時,便自然會將失落和不滿的情緒訴諸制度不公,最直接和簡單的方式就是街頭政治,更具體而言,是以超越社會常規邊界的言論和行為,突出對社會現狀的埋怨。佔領行動、旺角暴亂、“香港獨立”,就屬於這種超越社會常規邊界的言行,其最終目的無非是將社會矛盾最大化,將現行社會體系推向崩潰。

  而這種令年輕人欠缺向上流動機會、看不到前途希望的原因,正正在於香港多年來經濟增長動力不足、經濟結構轉型遲緩以及經濟發展缺乏長遠藍圖。一年前剛剛成立的創新科技局,的確是推動香港經濟產業轉型的一大契機,其中亦有不少明顯有利於年輕人發揮的空間和機會,不過由於香港在這一領域起步較遲,實際成效仍有待進一步觀察和各持份者努力推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