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 
中評智庫:台灣青年政治意識面向及生成

http://www.CRNTT.com   2016-12-04 00:31:45  


 
  (八)實踐路徑:言論表達與社會參與

  不置可否,政治意識的形成與存續得益於實踐,只有在政治實踐當中,公民的政治意識才能夠得到真正的確立。沒有政治實踐便無法體現政治意識。因而,政治意識唯有在具體的政治實踐中才能夠被形塑和被顯現出來。政治生活中,公民政治實踐的兩大途徑是言論表達和社會參與,前者屬於“思想”層次,後者則是指涉“行動”。換句話說,政治意識兼具“思想”並由此“思想”指導“行動”的兩個向度。實踐具有實踐邏輯,只有遵照這個實踐邏輯,政治意識才有可能獲得釋放和重組。“實踐邏輯——從該詞語的雙重意義上看——能借助於一些彼此密切相關且在實踐中形成一個整體的生成原則,組織起各種思想、感知和行動。”⑮言論表達與社會參與都是法律賦予公民的合法性、正當性權利。因此,公民的政治實踐必須遵循法律所規定的行使公民權利的原則和為法律所能涵括和包容的原則。

  此外,政治的實踐還必須依託實踐載體,實踐載體是公民權利實踐的具體承受者。具體到台灣的政治環境中,這些實踐載體包括:報刊、媒體、網絡、選舉及其投票、公共事務專案、社會活動等等。公民可以就撰寫文章,上電視節目,參加選舉及投票,發動社會活動,支持公共事務等形式來踐行自身的政治意識。實踐載體,可以分為官方提供和社會創造,例如,台灣當局大力開展青年公共外交專案就屬於前者,社會運動、學生運動就屬於後者。然而,無論前者還是後者,它們最終所造就的政治意識都是台灣本身利益為歸依的。

  結束語

  青年是國家的希望,是民族的未來。青年認同關乎兩岸關係的前途,更關乎中華民族的命運。重視青年交流,就是重視國家的遠景。質言之,青年群體是自變量,兩岸關係是因變量,青年群體是決定著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能否保持的主要動因。只有更多地關懷青年、信任青年及幫助青年,才能培育和增強青年群體的愛國情懷。兩岸關係亦是如此,在展開兩岸各種往來的同時,更多地是要傾聽來自青年的聲音,關注來自青年的感受,重視來自青年的訴求。解決好青年群體的現實問題,方可破除兩岸關係的不穩定性。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這一問題,表示:“我們要更多關注兩岸青年成長,為他們提供更多機會和舞台,讓他們多交流多交心,成為共同打拼的好朋友好夥伴。”⑯近年來,青年群體的主體性意識驟然升高,伴隨而來的學生運動也頓時席捲全球,成為推動社會發展與變遷一股不可小覷的關鍵力量。青年群體,既關切社會,也心系國家;既置身當下,又放眼未來。若是社會的紛爭綿延不斷,那麼國家的混亂也就會數見不鮮;倘若躊躇當下,那麼也必定會彷徨未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