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中評智庫:前慰安婦去世 勿忘台灣光復意義

http://www.CRNTT.com   2016-12-24 00:14:40  


坎坷命運磨練出小桃阿嬤堅強的性格
  中評社香港12月24日電/台灣大學心理學系教授在中評智庫基金會主辦的《中國評論》月刊12月號發表專文《從小桃阿嬤反思台灣光復意義》,作者認為:“除非我們都不再認同自己與生俱來的文化集體潛意識,否則‘台灣光復’就不只是個歷史事實,更是生活在台灣的每個人都不應該否認的心理需要,這種心理需要不斷擴張,才會引發因應時空背景的各種因革損益,展開有關如何‘連結傳統來面向未來’的社會實踐。當我們不重視“‘台灣光復’帶給國人修復精神的意義,這意謂著我們不在意自身的精神靈根,這種狀態如吸納外來文化的營養來寓居於世,其效應就是我們始終無法擺脫文化被殖民的困境。”文章內容如下:

  “文化中國論壇”是由學術界及知識分子所組成的一個社團,其主要宗旨在於“重振台灣精神,復興文化中國”。今年10月25日上午,刻意以“呼喚小桃阿嬤精神,反思台灣光復意義”為名,在“立法院”召開記者會,宣佈將鑄造“小桃阿嬤”銅像,呼籲社會各界,記取“小桃阿嬤”的生命故事,勿忘台灣光復的重大意義。

  小桃阿嬤的心願

  在2016年元月11日,前慰安婦“小桃阿嬤”等不到日本的道歉,以九十四歲的高齡,因肺病去世。小桃阿嬤從小立志當老師,七十多年前,十九歲的她在上學途中,被日本員警騙到高雄碼頭,搭上一艘軍艦,開往印尼安達曼群島;原以為是要前往當地擔任護士助手,沒想到竟被迫成為提供日軍性服務的“慰安婦”。

  小桃阿嬤曾多次喝消毒水企圖自殺未遂,好不容易回到台灣,叔叔卻以一句“我們陳家沒有你這種臭賤女人”將她逐出家門,到處流浪,替人幫傭,養活自己,經歷兩次婚姻,後來落腳屏東,在市場以賣椰子維生。

  坎坷命運磨練出小桃阿嬤堅強的性格。她多次參與“慰安婦人權”運動,代表台灣“慰安婦”前往日本打跨海官司,並出席各種國際會議,親自證言。瘦弱卻堅強的小桃阿嬤生前曾表示,“我要的不是錢,而是日本政府一句正式的道歉,才會真正原諒。”

  2004年2月9日,台灣“慰安婦”受害者代表在東京高等法院二審敗訴後,於東京街頭抗議遊行。身為當時九位“慰安婦”受害代表之一,小桃阿嬤眼中含著淚水,勇敢地說“官司輸了,可是我的心沒有輸!”

  自我殖民的課綱

  去年當“反課綱”運動鬧得沸沸揚揚的時候,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及十三位綠營執政縣市長立刻發表聯合聲明表示,看到高中生站出來,“肉身衝撞”“教育部”,抗議教材遭政治力扭曲,“我們被這股勇氣感動,同時也覺得慚愧,因為給孩子一個健全的教育環境和客觀的內容,本應是大人的責任”。

  他們呼籲“教育部”應宣佈立即撤回爭議課綱,繼續沿用現行課綱教材,如果馬政府仍舊執迷不悟,那麼改正爭議課綱、讓教育擺脫政治的干擾,將會是下一任政府的責任,“我們誓言要扛下這個責任,絕不逃避!”

  第三次政黨輪替之後,在五二〇之前的4月29日,“立法院”院會即以71比15的絕對優勢,通過綠委提出的“撤銷課綱微調案”。5月18日,“立法院”三讀通過“高級中等教育法部分條文修正案”。這個法案中最引人非議的是:它首次明文規定:課綱審議委員必須納入學生代表,未來中小學課綱都將准用此規範。

  5月21日,新政府上台第一天,新任“教育部長”潘文忠,在上任首次記者會上宣佈:他將以行政命令立刻廢止103年高中國文與社會“微調課綱”。這一系列的動作,讓人不禁懷疑,新政府到底是站在什麼樣的立場在處理這個問題?

  日本對台灣的殖民統治

  從中日甲午戰爭結束,日本從滿清政府取得台灣統治權後,便認為:台灣的土地及人民皆屬“日清戰役”的戰利品,土地為日本國的一部分,但人民則有區別。台灣人就是台灣人,不是日本人。在施政方面也有很清楚的區別。在台灣,日人自稱為“內地人”適用日本的“內地法”;台灣人為“本島人”,必須遵守總督的行政命令,亦即管控殖民地的“外地法”;在人民的權利與義務方面都有差別的規定。令人感到大惑不解的是:日本人從來沒有否認他們對台灣的殖民統治,親美媚日的蔡政府為什麼要替日本在台灣的殖民統治擦脂抹粉?用這種“自我殖民”的課綱教育下一代,蔡政府的“良心”能安嗎?

  為了維護台灣教育的尊嚴,為了教育下一代認識客觀公正的台灣歷史,“文化中國論壇”招集人黃光國教授,呼籲社會大眾,支持建造小桃阿嬤的銅像,喚醒台灣人民的良知與理性,記憶並反思日本殖民統治的意義,以開創台灣光明的未來。

  最後的掠奪

  今年高齡八十的台大榮譽教授許介鱗,曾任台灣大學法學院院長,目前是台灣日本綜合研究所所長,對於日本在台灣的殖民統治有深入研究。他的發言指出:從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到10月25日台灣光復前,台灣總督安藤利吉,就利用台灣統治權尚未移交給國民政府之前,從日本運送大量的“台灣銀行劵”到台灣。前台灣總督府主計課長鹽見俊二在回憶錄《秘錄˙終戰前後的台灣》中,證實在1945年8月日本銀行加速印製1,000日圓和100日圓等紙鈔,9月大藏省(“財政部”)與日本銀行搬運了大量的“台灣銀行劵”到台灣。因飛機滿載了紙幣,當時負責押送紙幣的鹽見,因為沒有空位,還得坐臥在紙幣堆上。此紙幣是由日本銀行印刷,運送到台灣分行,名目是支付給在台灣的日本官吏,薪水預付到次年3月分,養老金、退休金也相同的支付到次年的3月。

  在日本投降當日即1945年8月15日,台灣銀行券的發行額約14億3,319萬日圓,忽然從日本降臨台灣的“台灣銀行券”竟然超過1億日圓!這龐大1億日圓的“台灣銀行劵”,如洪水猛獸般的席捲台灣市場,搶購食品與生活必需品,再運回日本。這算是日本人從台灣帶回日本的最後一筆掠奪吧。

  日本首相吉田茂說:敗戰後的日本恐怕會有一千萬人餓死。在台灣尚未光復而日本還能掌握到台灣的行政權時,日本隨心所欲大量印製紙幣,橫掃台灣市場上的物資,用台灣的糧食救濟敗戰後的日本國內的飢餓。

  然而,台灣市場上的食米與其它生活必需品開始缺貨,通貨膨脹加劇。日本趁機更放出流言,將物價飛漲,全部歸罪給即將來台接收的國民政府。台灣人民只知道米價節節高漲、物資短缺,而痛恨國民黨政府的腐敗。國民政府腐敗,台灣人民沒得吃米,固然不容否認,但是算起“二二八事變”的舊帳,大家絕不該忘記日本暗中掠奪糧食到日本的事實!

  台灣光復的雙重意義

  國立宜蘭大學博雅教育中心主任陳復指出,“台灣光復”意謂著台灣人從此可跟自己祖先傳下來的各種精神資產重新連結,包括恢復使用自己的文字來思考與書寫,並可公開從事自己的民俗與信仰,從精神意義完成自身文化集體潛意識底層對於“我是誰”的認同感。

  從這個角度來說,除非我們都不再認同自己與生俱來的文化集體潛意識,否則“台灣光復”就不只是個歷史事實,更是生活在台灣的每個人都不應該否認的心理需要,這種心理需要不斷擴張,才會引發因應時空背景的各種因革損益,展開有關如何“連結傳統來面向未來”的社會實踐。當我們不重視“台灣光復”帶給國人修復精神的意義,這意謂著我們不在意自身的精神靈根,這種狀態如吸納外來文化的營養來寓居於世,其效應就是我們始終無法擺脫文化被殖民的困境。

  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專任教授及區域中心執行長潘朝陽指出:從1997年李登輝主導國中歷史課程的《認識台灣》起,就開始改造“國家”、民族、文化認同以利推進台灣“獨立建國”的文化革命意識。在“教改”和“本土化”名義下,李登輝以中國國民黨主席和“中華民國”“總統”之尊,開啟並主導這項長期的洗腦工程;絕大部分的國民黨人或無知、輕忽、或不願、無力面對,任由李登輝操弄到將自己執政的“中華民國”貶為“外來政權”。

  文化被殖民的困境

  《認識台灣》自1997年9月1日起為國民中學一年級上學期課程,其重要特色是將台灣史從中國史分離出來,並將課程至於中國史課程之前,其內容引起許多批評,例如當時的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系教授蔣永敬即謂:《認識台灣》社會篇與歷史篇的編寫顯然為李登輝“修憲”的配套作業,其目的是“教育我們的下一代脫離中國人的意識,也不要“中華民國”,要‘營造新台灣’、塑造‘台灣人’,充滿媚日、仇華、排華意識。”

  2000年陳水扁執政後,進一步深化中小學教育的國家民族認同與歷史文化記憶的“去中國化”,例如課文中不准稱“我國”的詩人李白”,只能稱“中國的詩人李白”;不准稱“國畫”只能稱“中國的水墨畫”;不准稱“明鄭”,只能稱“鄭氏政權”;不准稱“日據”或“日本殖民統治”,只能稱“日治”;不准稱“台灣光復”,只能稱“國民政府接收台灣”;甚至連“漢人遷台”的字眼也被刻意淡化而未在課綱出現。李扁兩朝將“台灣意識”和“中國意識”對立起來,並汙名化“中國”稱號,把台灣社會的“反共意識”導引到“反中反華意識”。此外,別有用心的學者,為了歪曲台灣人絕大部分為漢人的事實,也用盡心機斷決台灣漢人與大陸原鄉歷史文化的心理連結,以偽科學和假知識在學術自由和言論自由的包裝下,虛無化台灣漢人的自我認同。

  慰安婦銅像質問蔡英文

  “文化中國論壇社”執行長林深靖指出:10月22日,中國慰安婦歷史博物館在上海落成,開館儀式同時也為象徵慰安婦受害者的中韓和平少女塑像揭幕。塑像由中國少女、韓國少女和一把空椅子組成,位於上海師範大學校園內的草坪上。與此同時,中韓兩國也致力於將慰安婦問題相關檔案申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世界記憶名錄”。

  同樣是日本帝國殖民侵略的受害者,戰爭期間,台灣也有諸多青春少女被送往戰場,飽受摧殘凌辱。韓國很早就有慰安婦雕像,置放於日本駐韓日本使館門口。中國大陸在完成慰安婦博物館的同時,也樹立了慰安婦雕像。

  今天“文化中國論壇”展示台灣慰安婦雕像模型,一方面要提醒國民,台灣光復節的重大意義。另一方面也要向蔡英文請教:

  ⑴請問,對你來說,10月25日是“台灣光復節”,還是“終戰紀念日”?

  ⑵請問,二次大戰期間,從台灣被派遣出去的慰安婦,你認為是被迫還是自願?

  ⑶1895年到1945年間,這50年的台灣史,究竟是“日據”,還是“日治”?

  ⑷這50年間,台灣民間的游擊抗日英豪,如簡大獅、柯鐵虎、林少貓、余清芳、莫那魯道……等人,以及從北埔事件、土庫事件、噍吧哖事件、霧社事件、二林蔗農事件……等諸多抗日活動,乃至前往中國大陸投入抗戰的台灣人民,如李友邦、鍾浩東……等人,是否應該在教科書裡有更多、更具體的呈現?

  慰安婦雕像無言,卻在拷問著蔡英文和民進黨人的良知。歷史終將會記錄下他們的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