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中評智庫:惠台新政的理論啟示與現實效應

http://www.CRNTT.com   2018-05-23 00:47:03  


 
  不過,可以預見,惠台新政的逐漸落實,將重構兩岸人才流動的速率、面向和結構。1990年代以來,涓滴成流的台灣青年世代“西進出走”脈動,已逐漸由自髮型轉為外力驅動型,呈現出層次抬升與多元面向的趨勢,一方面,能力、經驗較多的高級人才比重上升;另一方面,隨著創業者和求學者的增加,年齡層次不斷下壓。而《若干措施》的惠台新政將進一步擴大這種趨勢。有台學者預測,未來兩年內,台灣“高等智慧人才資本”,和“未來潛在智慧人才資本”的“西進”人數比重將出現倍數躍升,總數可能高達50萬人,甚至有可能演變成島內新世代人力資本的結構性大流失。而後,將會有越來越多的年輕產業中堅,因事業需要而常駐或頻繁往來於大陸,並與大陸市場和社會發展出綿密的合作關係。而隨著直接受聘於大陸企事業單位的台灣人士,以及擁有各種證照、資質的台籍專業技術人員的比例提高,也將逐漸打破目前以台商、台幹、台生為主的在陸台胞人員結構。台灣人士在大陸的職業生涯和人生軌跡將出現更加廣闊的可能性。

  島內有輿論稱,《若干措施》將會掏空台灣的人力資本,是“笨台”政策,這種指責實為本末倒置。大陸釋出的利多是一針催化劑,但本身驅策台灣青年出走乃至形成“空巢危機”的背後,是台灣自身結構性的治理失靈、經濟停滯、產業空洞、人際依附、勞資矛盾、低薪困境和學用落差。有台灣青年在Facebook上發文稱,自己在求職、就業中深刻地體會到了壓抑而險峻的現實環境,政治惡鬥、產業停滯、業者保守的後果,由低薪一代來買單,台灣最具發展潛力的年輕一代與台灣只剩下“情感維繫”。而當他們走到大陸,又體會到了島外進步和台灣的坐井觀天,其所學在台灣完全不適用,“只能退休了回來養老”。作者稱,與其被打上“天然獨”標籤,更願意稱自己是被邊緣化的“天然亡”一代。

  而對於高層次的精英人才來說,他們在物質回報層次之外,更需要廣闊的空間和舞台,更看重職業的挑戰性和自由度。但台當局一貫在政治經濟上偏安一隅的“小確幸”格局,使其格格不入。例如,蔡當局因“等不及”而叫停一個精密半導體儀器的研發計劃,而要求做一個“短期內可以賣錢的技術”;為“新南向政策”、“轉型正義”而將學術資助重心放在東南亞國家和少數民族相關研究,不加掩飾地排斥兩岸和大陸相關研究;更不要說綠營將手伸進校園,鬧出“一種承諾書”、“台大校長案”等政治干預事件。這樣的學術科研氛圍很難滿足精英人才的成就需求,也難以讓台灣的產業更上一層樓。因此,無論是否有“惠台31條”,台灣人才的出走潮和“漸凍症”都客觀存在,也自然會受到來自世界各國的“圍獵”。例如,台大副教務長康仕仲近日就被加拿大大學以十倍研究經費挖角。

  五、兩岸從深化交流融合到實現國家統一仍是長期進程

  雖然可以預期大陸惠台新政將從多個層次和領域深化兩岸的人民、產業與社會的深度融合,並將逐漸重塑兩岸關係的面貌。但從政策綱目、政策細節、政策落實、配套保障、整體協同,到台胞在大陸生活發展的良性生態的構建,以及從共同利益到共同認知的凝聚,仍將會是充滿變數的漫長過程。爭取民心向背是一個複雜系統工程,大陸不但將面臨國家認同、價值訴求和治理能力的持續挑戰,也要應對越發頻繁的外部干預風險。

  一是經濟社會融合距離國族認同仍有距離,涉台政策落實是關鍵。作為頂層設計的政治原則和制度安排與中觀層次的公共政策體系分別作用在兩岸關係的不同層面,以平等、普惠和融合為特點的“涉台公共政策體系”雖然在社會與經濟層次能夠立竿見影,但世界史也多次例證,有限的歷史時段內,共同市場、利益和文化的耦合不必然外溢出共同的國族認同與政治認知。因此,《若干措施》強調了“中華文化”而不觸及政治認同的硬核層面,提出“同等待遇”等優惠措施,是希望促進更多兩岸交流,讓台灣民眾從改變對大陸的刻板印象開始,逐步理解和認同大陸。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