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中評智庫:大陸對台工作新形勢新挑戰新作為

http://www.CRNTT.com   2018-07-02 00:21:51  


 
  與此同時,打“台灣牌”也成為遏制中國的重要選項。立法體系持續推動支持台灣的相關活動,參眾兩院的“友台”議員則以個人或次級團體的方式強化對台支持力度,《國防授權法》夾帶強化美台軍事合作條款。《台灣旅行法》在參眾兩院無異議通過並經特朗普簽署而成為法律,成為美國國會繼《台灣關係法》以後再次以法律形式要求行政部門“友台”的舉措。該法將使美國與台灣地區高階官員有機會在正式場合公開交往,這意味著美台交往公開化、官方化,視同台灣為所謂“實質上的國家”,直接干涉中國內政,破壞幾十年來的中美交往政治基礎,直接衝擊兩岸和平統一前景。

  與之相呼應的是,日本也在配合美國的同時積極構築其“防線”,除了加大對東南亞、對印外交力度外,尤其注重以非官方、半官方形式強化並提升與台關係,通過私人網路、代理人、半官方代表等管道保持對台灣的支持和影響,而蔡英文執政也為日本提供了更好的機會和空間。蔡英文執政以來,拒絕接受“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九二共識”,認為兩岸交流融合會威脅台灣的所謂“國家安全”,無意改善兩岸關係,有意“冷卻”兩岸關係,營造“敵視大陸、恐懼大陸、反對大陸”的氛圍,從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去中”、“遠中”、“離中”來抗拒大陸壓力、逃避大陸的磁吸力。在兩岸政策上,玩弄文字遊戲,以空洞的“維持現狀”論、“善意”論來敷衍大陸壓力和台灣社會維持和平發展的民意期待。在台灣內部,利用立法、行政、司法管道營造“綠色恐怖”,圍剿島內支持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或“一個中國”與和平統一的政黨、社會團體和人士,以各種形式在各個層級推動“去中化”與“漸進台獨”,其“手法之狠、行動之快、動作之大,比起陳水扁有過之而無不及”⑥。雖然“法理台獨”並不具備外部條件和成功可能性,但通過全力操作“民主內造國家”、強化“台灣主體意識”、建構“趨獨拒統”民意基礎,對於“和平統一”進程必將產生長期的負面影響。蔡英文當局在苦練“內功”的同時,還刻意藉助“外力”,“聯美親日抗陸”,並將台灣設定為區域安全結構中的重要參與者,謀求跳脫兩岸關係結構的約束,而且事實上台美日之間溝通協調暢通的程度也越來越高。而從中美、中日、區域與兩岸等多種關係的發展態勢來看,阻礙祖國統一的力量有充足的動機和充分的理由更為主動地聯動起來,而蔡英文的內外“抗中拒統”策略也具有現實中的可操作性。

  二、新時代大陸對台工作的新挑戰

  新時代推進祖國統一的優越條件前所未有,所面臨的阻礙和風險也空前升高,新形勢下的大陸對台工作機遇與挑戰並存。挑戰是多方面的,源自於大陸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國家統一目標的新設定以及台灣民意變化的綜合作用。

  1.發展與鬥爭、壓力與引力的協同

  早在上世紀80年代鄧小平就說過,“台灣歸回祖國、祖國統一的實現,歸根到底還是要我們把自己的事情搞好。經濟發展了,我們實現統一的力量就不同了。”這種整體性戰略思維也一直在不斷演進,從早期的經濟實力論發展到當今的綜合實力論,充分考慮到了台灣問題的複雜性和長期性。習近平多次強調“國家的完全統一與民族復興”、“兩岸關係走向與祖國大陸發展進步”的相關性。雖然當今大陸的經濟實力已經遠超台灣,但大陸也充分認識到自身發展過程中仍存在新問題、新矛盾。十九大報告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三十多年以來,大陸一定程度上秉持發展優先、韜光養晦的戰略,以時間換取空間,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也形成了對台的實力優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