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汪毅夫:歌唱美食

http://www.CRNTT.com   2019-02-08 00:11:41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講座教授汪毅夫(中評社資料圖)
  中評社北京2月8日電(作者 汪毅夫)幾年前在金門大學的學術研討會上,有位台灣學者的講題特別好。她從說唱文學、從日據時期台灣版的閩南語歌仔册,來演講美食文化。她在演講臨未提出待解的疑問:按照歌仔册裡上菜的次序,上葷菜時有甜點“冬燕”,上甜點時卻有葷菜“蝦仁”,這是為什麼呢?                               

  我舉手要求發言並謂:“冬燕”不是甜點燕窩,而是福州名菜“肉燕”加調味的冬菜(用大白菜腌制而成)。用精瘦豬肉手打而成的薄片叫燕皮;燕皮包肉餡叫肉燕;下鍋煮加冬菜則叫冬燕。福州有兩道名點,肉燕叫“肉包肉”,魚丸(包有肉餡)叫“魚包肉”,都是好吃得不得了!台灣民諺“福州師傅三把刀:廚刀、剪刀、剃頭刀”,說的是福州來的廚師、裁縫和理髮師傅很受追捧。福州廚師烹制的福州菜當然也很受追捧。至於“蝦仁”,是甜點“蝦仁酥”的簡稱,花生去膜研粉、用酥脆糖衣包裹、制成蝦仁節狀。在閩、台兩地,逢年過節,茶敘餐會,總少不了此物。記得我當時還說:現在已到飯點,此時講美食文化特別搞笑。這話真搞得全場歡笑。                     

  海峽兩岸流傳的閩南語歌仔册,有以美食為題材者如《十二碗菜歌》等。歌唱美食,這真叫一個爽!

  (作者系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講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