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兩會專訪季志業:百年巨變下的中國定力

http://www.CRNTT.com   2020-05-28 00:04:28  


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委員、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原院長季志業
  中評社北京5月28日電(記者 徐夢溪)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暴發,國際政治格局正加速變化,中國發展的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陡增,我國對外交往面臨著許多新情況和新挑戰,這些都使得這次全國“兩會”意義特別。

  如何理解世界“巨變”?中國正面對快速變化的國際政治格局,以及尖銳的涉華國際輿論環境,我們應該如何自處?疫情期間中俄互動頻繁,這對未來兩國關係發展有何啟示?疫情尚未消退,“一帶一路”建設怎麼繼續?面對負責的國際形勢,這次兩會有何必要性?

  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委員、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原院長季志業在全國“兩會”期間接受中評社專訪,對上述問題深入剖析。

  季志業認為,世界正發生著四方面的巨大變化:世界力量格局發生了巨變,百年來第一次非西方經濟力量正在或者已經超過了西方,而且在疫情中進一步加劇;民粹主義思潮、孤立主義思潮在世界上的影響力越來越大,並受疫情影響進一步擴散;主要大國的軍費投入在整個國民經濟中的占比都在持續增長,並在醞釀新的軍事革命;一些全球性問題還沒有解決辦法,各國也尚未形成聯合應對態勢。

  談到目前國際形勢變化下中國的外交戰略,季志業指出,中國無需因為現在中美關係的緊張狀態做戰略調整來迎接和美國的鬥爭。我們要有定力,主要是把自己的事情做好,繼續走改革開放道路,以及要堅持和各國開展合作。

  談到目前國際涉華輿論,季志業建議,中國是一個有容乃大的國家和民族,我們不應隨著別人的音樂起舞。他重申,我們要有自己的定力,面對國際輿論中對華不友好的聲音,應該用正面的和正義的聲音回應,占領道義制高點。

  談到疫情下的中俄關係,季志業表示,疫情再次體現出中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的緊密性,未來中俄關係還會繼續在高位運行。接下來,中俄合作的重點除了發展雙邊關係外,還有共同維護現有的國際秩序和國際制度,維護世界的和平與穩定。

  季志業最後介紹了此次關於“一帶一路”建設的提案。他建議,中國要堅持與周邊國家開展“一帶一路”建設合作。在目前的形勢下,“一帶一路”合作要更具針對性,可以通過抗疫領域的合作,幫助“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克服疫情帶來的困難,進而增強“一帶一路”的凝聚力,推動“一帶一路”建設。

  以下為專訪內容:

  中評社:當前世界正面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前所未有”的形勢,也有種說法是“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請問您對此怎麼理解?這樣的變化給中國的對外交往帶來了哪些挑戰?

  季志業:變化是巨大的,主要有這四個方面。第一,世界力量格局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近代以來,西方國家在工業化道路上一直走在前面,但進入本世紀後,發展中國家和新興經濟體的經濟增長迅速——如果說冷戰剛剛結束時,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只占到世界經濟的20%,那麼到2019年,發展中國家和新興經濟體的經濟總量已經占到了世界經濟的48%,接近一半;如果是按照購買力平價計算,有人認為在2014年,也有人認為是在2016年,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總量就已經超過了發達經濟體,也就是說幾百年來第一次非西方的經濟力量正在或者已經超過了西方。所以說,這是一個巨大的變化,也引起了西方一些政客們的擔憂。特別要指出的是,世界經濟受到疫情的巨大衝擊,多家機構預測,世界經濟增長將會衰退接近3%,疫情如果進一步發展影響可能會更大;如果從西方經濟和非西方經濟的比較來看,按照聯合國報告的預測,西方經濟今年可能遭受的損失更大,初步預計負增長5%以上,發展中國家是0.7%,這就會造成這種經濟力量的對比進一步朝著有利於發展中國家和新興市場經濟體的方向發展。這個變化確實是一個“百年未有之大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