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北京學者熱議:美國大選後的東亞格局變化

http://www.CRNTT.com   2020-11-30 00:02:11  


“東亞合作論壇2020”學術研討會(中評社 李娜攝)
 
  北京大學國際戰略研究院副院長、教授于鐵軍指出,東亞地區的戰略形勢還是以中美戰略競爭為基礎的“兩級多元”的發展趨勢。中美力量對比的變化或將繼續向對中國有利的方向發展。他認為,中美之間的意識形態競爭不會減弱,其對中美雙方意識形態競爭的走向不太樂觀。此外,經濟技術方面的競爭可能會加強。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的海外民意基礎目前已經惡化到前所未有的地步。我們關注到‘東京北京論壇中’的民調顯示日本對中國抱有正面印象的比例只有10%;包括美國CSIS展示出的民調數據都是非常不樂觀的。

  于鐵軍注意到美日澳印四國關係有了新的發展,從外長會議和聯合軍演等互動關係來看,四國近期展現出整體上及兩兩之間的多維度的互促。但他認為四國同盟的發展是十分有限的。由於各國有自己的安全關注,加之運轉的高成本,因此將很難達到同盟的水平。其近期的緊密聯繫很大程度上源於中國在印度洋、東海和南海存在感的迅速加強,其內生向心力依然比較有限,這也是為什麼菅義偉會作出:“不要亞洲灣的北約”的表態。因此中國沒必要特別緊張,不用過度關心,不應逼著東亞國家做出選擇。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李慶四指出,中國外交工作的成果勢必會引起美國方面的反彈,這意味著中國接下來的對外政策需要更加周到、細膩、人性化,使中小國家願意為中國仗義執言,在地區經貿和安全事務上給中國提供回旋的空間,避免陷入與美國為首的域外大國的極限衝突之中。在中美博弈的背景下,中國應注意區域內外的聯動,具體應關注日美關係的走向、美國及其盟友的行動、美國外交政策走向特別是拜登政府的對華政策走向。

  李慶四表示,RCEP的簽訂是開創性的、意義重大的,中國應利用好這個契機和平台,用經濟外交對衝美國反華包圍圈,用經濟平台緩衝美國在安全領域帶來的挑戰,在東亞地區爭取更大的回旋餘地。應對東亞經濟合作的前景持積極態度,吸取過往教訓,整合資源,先易後難,穩扎穩打地向更大的平台邁進。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李巍表示,安全關係與經濟關係間日益嚴重的錯位、緊張和對衝是目前東亞地區所面臨的最為核心的問題。其形成根本原因在於美國在東亞地區自身實力和地位的矛盾。一方面,美國在安全、軍事和盟友方面的影響力依然強悍,但另一方面,其經濟地位明顯走向衰落,這樣的矛盾直接塑造了目前中國在東亞的基本環境。

  李巍表示,奧巴馬時代的亞太再平衡戰略是“兩個輪子並駕齊驅”,政治上重新強化雙邊盟友和夥伴關係,經濟上參與並主導TPP。目前拜登的亞太戰略我們還看不清楚,但是從他的外交和政策團隊中,我們可以看出其大方向依舊是以防範中國為主的多邊策略。然而,這樣的亞太戰略在目前的形勢下面臨著強大的國內阻力:鐵銹三洲的態度、孤立主義代表的參議院、美國的財政困境都將對相關政策的制定和落地形成制約。在此背景下,中國應進一步放大在經濟上的優勢以抑制美國在安全上的優勢。具體做法上,應從強化對日經貿合作、推動中日韓自貿區建設和重視東南亞國家經貿地位三個方面推動強化東亞經濟外交。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