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中評智庫:中歐洲關係的新變化

http://www.CRNTT.com   2021-05-22 00:02:20  


 
  二、拜登政府上台後的歐美對華政策協調

  歐盟意識到中國崛起之勢不可阻擋,全球地緣政治的調整不可避免,中美關係將是左右新的全球秩序的主要因素。在此背景下,歐盟如果不想被進一步“邊緣化”,其戰略選擇衹有關鍵的兩點:一是繼續增強集體行動能力和內部團結,尤其是提升歐盟的戰略自主能力;二是對外發展新的夥伴關係,通過強化跨大西洋聯盟來維護歐美共同利益。拜登上台後歐盟表現出積極與美國修復關係的熱情,歐盟委員會近期制定的《應對全球變遷的新歐盟-美國議程》,可看作是歐盟主動與美國合作的指導性文件。倡議聚焦於歐美利益交匯的領域和集體影響力可以得到最好發揮的領域,以及那些需要全球領導的領域,對華政策協調就是新形勢下跨大西洋合作的最重要內容之一。這種對華政策協調可能主要圍繞三個方面展開:

  一是歐美都擔心被中國超越,害怕中國威脅它們在全球生產分工、產業鏈和技術上的高端地位,在把中國限制在產業鏈和技術底端方面有共同利益。歐美在與中國的經貿關係中都有改變所謂“不公平競爭”、“不平衡”、“不對等”的要求。因而,在貿易、投資、技術、金融方面以及在世界貿易組織內部推動針對中國的新規則,是歐美最有可能取得實質性合作的領域。新歐盟-美國議程也把“技術、貿易和標準”作為歐美合作的核心領域之一,提出要共同領導世貿組織改革,建立一個新的歐盟-美國貿易和技術理事會以促進貿易,制定兼容標準和促進創新,制定共同的跨大西洋方案來保護關鍵技術,首先討論5G等。

  二是繼續強化歐美同盟在西方聯盟體系中的核心地位,以應對全球力量格局的變化。對於以中國為代表的非西方國家的崛起,歐美有著同樣的焦慮,都擔憂歐美主導的國際體系遭到侵蝕,要維持西方在世界秩序中的主導地位。歐洲和美國是近代相繼出現的兩個主導世界的力量中心,當雙方都感受內部秩序出現問題和實力的衰退時,會更希望相互藉重,彼此支撐。拜登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明確指出,面對與中國的長期的戰略性競爭,美國、歐洲和亞洲的盟友必須共同做好準備、協同努力,而跨大西洋聯盟是美國實施新的對外戰略的基石。因此,美國有意引導北約和歐盟將力量重心向印太地區轉移,在對華關係上強調運用同盟關係這一美國最大的“戰略資產”。

  三是防止非西方價值觀尤其是中國發展模式威脅歐美制度。應對新冠疫情過程中,歐美的新自由主義治理模式遭遇了嚴重失敗,與中國集中統一的高效應對模式形成了巨大反差,雙方政治制度、社會治理、價值觀念的差異性極為清楚地展現出來。歐美在重大公共危機事件中的調整能力和自我改革能力嚴重衰退,歐美固化的“制度優越感”所帶來的對外“學習能力”也嚴重下降。但是,歐美並未過多從自身制度和治理方式角度反思抗疫不佳的原因,而是不高興於中國模式彰顯了他們的制度缺陷,並試圖誇大這種非新自由主義模式帶來的挑戰。歐盟甚至比美國更明顯地表現出在對華政策中維護自身模式、制度和價值觀的意圖。拜登政府也有意重申歐美在價值觀和制度上的一致性,迎合歐盟對價值觀外交的熱忱。總體上,歐美在人權、價值觀議題上還會繼續藉新疆、香港、西藏等具體問題,協調立場,對華施壓。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