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中評智庫:對美外交破局須穩定歐洲

http://www.CRNTT.com   2021-06-26 00:03:06  


 
  我們要注意到,雖然拜登也袛是一個資質普通的美國政客[15],但因為有特朗普做比較,因此在西方很多政治精英都會認為拜登領導下的美國是所謂“正神歸位”,華盛頓在西方世界的向心力是一定會加強的[16],更遑論在有效控制疫情、組織施打疫苗等方面拜登的確比特朗普要做得好太多了。我們看到,拜登執政後有民調顯示,德國、法國、西班牙、意大利等地民眾對美國的好感度都躥升了超過20個百分點以上,其中變化最顯著的是德國,自拜登執政後,德國受訪民眾對美的好感度從24%增加到46%,對美國持惡感或評議不佳的則從62%跌落到37%[17]。正因為這個道理,筆者認為,中國外交層面目前的一大要務是繼續穩定和發展中歐合作友好關係,這不僅是一帶一路計劃的題中本有之義,而且也是應對拜登政府當前對華強硬取態的最好的回擊。同時,拜登政府本來也已闡明,中美兩強之間仍有若干合作餘地(比如應對氣候變遷與抗擊疫情等),那麼在這些領域中國也自然可以繼續維持和發展與美方合作;而至於拜登將和中國激烈競爭的那些領域,中國自然也不會輕易退讓(中國尤其需要防範的是美國聯合其盟友對華展開高精尖領域的科技戰[18]),該打則打,競爭合作,總體格局大略仍是“鬥而不破”,“長期互搏”。在策略選擇的層級上,筆者甚至認為維持中歐關係穩健發展可能比與美方長期“競爭合作”來得更為重要和關鍵,因為這個關節才是美方對外總體策略變動最大的一環。事實上,我們看到北京已經完全意識到這一點,比如中國-歐盟全面投資協定(China-EU Comprehensive Agreement on Investment) ,即使目前歐盟對華的氛圍相對“謹慎”,但中方仍表示願同歐方保持溝通和協作,共同推動協定早日生效[19];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021年4月在北京同法國總統馬克龍、德國總理默克爾舉行中法德領導人視頻峰會,據媒體報道,“從應對氣候變化到中歐關係到抗疫合作,三國領導人在峰會上就諸多重大國際和地區問題深入交換意見,在會議過程中,‘合作’二字一直是高頻詞”[20],中國外長王毅則於最近公開表示,中歐是全面戰略夥伴,合作是正道,對抗將雙輸。而默克爾也仍支持中歐投資協定,並表示:拋開中國將無法解決很多問題[21]。

  三、美歐關係無法恢復原狀

  哈佛大學學者Jolyon Howorth 在其2021年4月最新發表的學術論文中也坦承:“分析人士傾向於同意,即使拜登明顯優於特朗普,拜登時代的美歐關係也無法恢復原狀。特朗普擔任總統期間加劇了美國內部政治偏好的兩極分化。兩黨協同共進的外交政策已是過去的特徵。歐洲不能簡單認為2024年下屆美國總統大選後政策將保持連續性。現在該是評估跨大西洋的價值觀和利益的時候了,以更適合於新興的多極世界的現實。歐洲不應放棄它試圖發展更大程度的自治,而不依賴於美國的嘗試。歐洲和拜登政府將在許多問題上進行協調工作。但是,在某些政策領域,很可能出現摩擦,特別是在貿易,中國,俄羅斯和北約的未來等方面。”[22]德國學者Volker Perthes 也指在現實層面今日的歐洲根本不可能和中國“脫離”(decoupling)開來[23]。歐洲學者Iveta Cherneva 直言,對於歐洲的切身利益而言,歐洲不應採納拜登的對華政策為自己的對華政策,歐洲應走華盛頓和北京這兩強之外的第三條道路,歐洲不應隨著美國組織的印太Quad陣營而起舞,因為那樣完全不符合歐洲本身的利益,特別是在安全和國防領域,中國根本不對歐洲有任何威脅,歐洲也不應在此議題上追隨英、美直接與中對撞[24]。在英國完全脫歐之前,英國還能扮演一個五眼聯盟英語系國家與歐盟之間的雙向溝通要角,但英國完全脫歐之後,歐洲反而可以更為自主地考量和設計自身有別於英美的一套方案體系,英國脫歐,反而可能導致了美國在歐洲的杠杆作用力被削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