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中評智庫:台灣經濟與大陸脫不了鈎

http://www.CRNTT.com   2021-09-12 00:04:46  


 
  的確,在蔡英文提出“新南向政策”之前,台灣已經在1993年至2003年期間,李登輝和陳水扁當政的時代,推動過三波瞄準東南亞市場的“南向政策”。先是1993年夏天,時任台灣經濟部長的江丙坤宣布要將東南亞列為未來加強投資的地區,同年 11 月公布了“南進政策說帖”。然後,1994年至1996年期間推動了(第一期)“加強對東南亞地區經貿工作綱領”,範圍涵括泰國、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新加坡、越南、文萊等7個國家。

  其後,為了因應區域經濟整合趨勢及“東協自由貿易區”(ASEAN Free Trade Area)加速推進,前述工作綱領於 1996 年底實施屆滿後,台灣官方決定自 1997 年起將其延長3年至1999年底,並且擴大實施範圍,加上寮國、緬甸、柬埔寨、澳洲及紐西蘭等等國家,名稱亦改為《加強對東南亞及紐澳地區經貿工作綱領》。這等於是第二波的南向政策,但是碰上了1997年7月至1998年底期間席捲整個東南亞和東亞地區的亞洲金融風暴。

  到了1999 年底,上述工作綱領屆滿時,為因應當時“東協加三”(東協國家加上中國大陸、日本和韓國)的成立,台灣官方將該工作綱領再次延長三年至 2002 年底。此時台灣雖然經歷過換黨執政,陳水扁政府仍持續將開拓東南亞市場列為外交工作重點,並宣示重啟南向政策,這是南向政策第三波的推動。這三波南向政策的出發點都是想要鼓勵台商赴東協各國投資設廠,拓展台灣和東南亞的經貿往來,避免對中國大陸經濟依賴過深,但是執行成效如何?

  亞洲金融風暴發生之前,南向政策還略見成效,台商前進東南亞的步伐雖然不如前進大陸來得快,但差距不算很大。可是,亞洲金融風暴襲擊下,東協國家一片哀號,中國大陸和香港則穩如泰山,讓大陸市場的實力和韌性充分展現,台灣企業界對於哪一邊的投資環境較佳已心中有數。李登輝的“戒急用忍”政策雖然暫時抑制了台商西進的腳步,但此時的“南向政策”對於鼓勵台商南進卻起不了太大的作用。等到陳水扁上台第一任,採取“積極開放,有效管理”政策之時,台商西進的腳步就明顯快過於南進的步伐。再到陳水扁第二任要求“積極管理,有效開放”之時,已經束縛不了台商前進大陸市場的步伐,“西進”和“南向”之間的落差越來越大,想要藉由“南向”來抑制“西進”的政策目標當然是失敗了。

  那麼,蔡英文的“新南向政策”又有什麼樣的執行成效呢?我們藉三個圖表來做說明。表1告訴我們,蔡英文在台灣主政5年多以來,兩岸經貿往來並沒有因為“新南向政策”而受到任何壓抑,年年都有顯著的成長。台灣對大陸(含香港)的出口從2016年的1392.2億美元,增加到2020年的2006.6億美元;進口從403.7億美元增加到601.4億美元;順差從988.5億美元增加到1405.2億美元。這5年來,台灣從兩岸貿易享受到的順差,對於台灣GDP的貢獻率都在18%以上,少了兩岸貿易對台灣經濟挹注的活水動能,台灣不曉得會淪落到什麼樣的局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