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第24頁 第25頁 第26頁 第27頁 第28頁 第29頁 第30頁 第31頁 第32頁 第33頁 第34頁 】 
中評論壇:中韓關係與東北亞安全

http://www.CRNTT.com   2022-03-18 00:03:24  


 
  第二,年輕一代韓國人對中國的意識形態心存戒備,同時在諸多問題上批評中國的做法。雖然年長的韓國人曾在漫長冷戰時期與中國對峙過,但卻普遍認為韓國歷史上最黑暗的年代是日本殖民統治時期,被日本吞併的36年給很多年長的韓國人留下深深傷痕。而年輕的一代並沒有被日本統治過、直觀感受不強,反而認為中國的“威權主義”是對自由社會的威脅,並在南海、新疆、香港、台灣、新冠疫情等問題上對中國提出批評,此外中國曾實施一系列限制“韓流”進入市場的舉措,也被韓國年輕人視為“不友善行為”而展開撻伐。

  第三,部分政治人物出於短期選舉利益考量,利用批判中國拉抬自身聲勢。由於韓國總統大選即將於2022年3月舉行,部分保守派政客為爭取年輕選票刻意打出“中國牌”,如最大在野黨國民力量總統候選人尹錫悅曾多次批評中國,稱韓國現任政府在對美及對華政策上模糊不定,令韓國成為美國主導的民主國家聯盟中的“最薄弱環節”,此外還要求韓國的外交安全政策必須以鞏固美韓聯盟為出發點,諸如此類的政治人物言行對年輕族群對華觀感產生了不小影響。

  第四,韓國媒體涉華報道帶有不少偏見、歪曲和誤解,對民間反華情緒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如指責中國在政治上忽視民主、軍事上霸權主義、經濟上打壓他國、文化上抄襲盜版,尤其在“薩德”問題上頻頻攻擊中國實施的反制措施,並藉機批評中國的對朝政策和半島無核化政策等。由於韓國主流媒體影響力較強,經其塑造的中國負面形象在一定程度上亦影響了韓國民眾對中國的認知與態度。

  從三方面著手改善韓民間對華負面認知

  國之交在於民相親,國民之間感情對維繫和推動中韓關係發展非常重要。根據上述對韓國民間反華情緒上升的原因分析,今後可從以下三方面切入逐漸改善這一現象:

  第一,官方要積極規劃未來兩國關係發展藍圖,推動雙邊關係實現更大發展,更好造福兩國人民。當前中韓關係呈良好發展態勢,具備扎實基礎、廣泛利益,且經受住了疫情考驗,2022年還有建交三十週年的重要機遇,兩國應一道努力鞏固政治互信、深化經貿合作、活躍人文交流、密切國際合作,在兩國營造出親近、和諧、友善的中韓關係氛圍,藉助官方溝通的良好順暢來逐步化解民間的誤解與分歧。

  第二,兩國國民儘量做到相互尊重及包容,避免掉入以偏概全的情緒陷阱。韓國民眾在批評中國之前,或可多瞭解一些中國的現實處境和難處,如中國面臨西方世界的全方位圍堵,必須發展軍事力量保衛自身安全,這並非是針對鄰國而展開的軍事威懾,又如韓國引進“薩德”是為了保護自身免遭朝鮮核武器以及導彈的威脅,但“薩德”引入後改變東北亞戰略平衡、削弱中國核威懾力,進而也衝擊到中國的國家利益;同樣中國民眾在看待韓國時,也需要考慮韓方的關切、利益和訴求。雙方民眾應相互理解、體諒,不被極端主義、民族主義的負面影響帶偏,這樣有助於降低民間的反感與敵視情緒。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第24頁 第25頁 第26頁 第27頁 第28頁 第29頁 第30頁 第31頁 第32頁 第33頁 第34頁 】